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人世间,一路狂飙 > 第174章 越来越好(求订阅,5k)

第174章 越来越好(求订阅,5k)

年后,周秉申走马上任,吉春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市局一哥。

在外人眼中,他这个一哥属于顺理成章,现在不过是名副其实罢了。

可在自己人眼中,周秉申似乎没什么变化,以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感受着实不真切。

龚维则除外,这几天对他来说可谓度日如年,左等右等没有消息,失望笼罩心头,他觉得没戏了。

但没想到元宵节刚过,一纸调令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不过他这个实在没什么权力傍身,仅仅负责分管档案和后勤。

后勤听起来油水很多,可实际上呢?大伙心里都有数。

不过聊胜于无,不管如何,这个职级是实打实的,龚维则这样安慰自己。

但可不是为了让他上来养老的!

这不,没到一个月的功夫,龚维则便成了吉春市各大酒局上的常客。

这都是小事,包括家具工厂也都是小事。

真正的大事,还得是把赵岗这个过江龙摁在地上摩擦。

随着他这边松口,煤矿自然而然的落到了赵岗手里,可紧随而来的问题、事故,让他应接不暇。

先是运煤车出不去,再是工人闹事,接手几个月,愣是没有产生一毛钱利润,各种花费倒是搭进去不少。

一开始还能当成意外看待,可次数多了,傻子都知道不对劲。

虽然没有证据,可赵岗很清楚,这些事的背后,可能都跟南方回来,那个姓水的小子有关系。

只能说隐藏的太好了,一般人还真不知道他跟水自流的默契。

就在他准备腾出手收拾水自流的时候,姚立松又掺和进来,从赵岗手中夺下高速承包合同,并在第一时间转包给水自流。

来了一趟,什么都没干呢,轻轻松松卷走1200万,这可是1988年的1200万,跟20年后的1个小目标没什么区别。

不过水自流也不少赚,工程里头的猫腻太多,虽然表面上已经没有盈利空间了,可只要他心黑一点,完全可以比姚立松赚的更多。

但他没这么做,而是按照嘱咐,踏踏实实的开工建设,稳稳当当的赚了500多万,这个钱他们赚的心里踏实。

当然,这笔利润不可能一次性到账,整个回款周期大概在2年左右,这还是因为有人从中斡旋,否则时间还得更长。

但拿下这个项目的意义可不止是挣钱,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就能接一手合同了,不用吃别人家的残羹剩饭了。

可是赵岗不管你挣多少,他只知道到嘴边的鸭子飞了,差点没气出脑溢血来。

这还没完,趁着他被高速这个项目分散精力,在暗中合纵连横,在付出了十几个人情之后,终于让重车这个项目落听了。

最终的股权分配方案和之前略有出入,但毫无疑问,冷家成为最大的受益人。

最后的方案中,重车集团自留5%,以水自流为首的私企联盟,共占49%,冷玉峰自己占3%,市里以土地和政策入股,占剩下的43%。

如此一来,控股权被牢牢掌控,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不停的融资、稀释,将市里的股权消耗掉,这家集结了多家重要工厂的大型工业集团,就会成为掌中之物。

新的吉春重车将主攻大型发动机生产、研发;重型工程作业车的生产和研发,拥有自己的化工厂、钢铁厂、轴承厂等一系列二级、三级配套工厂,员工数万。

全新的吉春重车集团以江辽省为根据地,产品辐射整个北方市场。

这么说吧,目前在北方马路上跑的卡车,有60%都挂着吉春重车的铭牌。

而冷玉峰的目标,是将这个数字提升到90%以上,目前正在攻克的新型载货重卡项目,研发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年底就将研发完成,进入试生产环节,两年后,这款被命名为‘秋风’的重型卡车,就将疾驰在北方,乃至全国的马路上。

不管什么生意,只要能达成局部垄断,就有足够令人欣慰的利润。

重车集团听起来好像很笨重,赚不了什么钱,可利润着实惊人。

尤其是集团在多条腿走路的情况下,绝不仅仅依靠生产卡车来赚钱,就拿集团旗下的第二钢铁厂来说,除了为兄弟公司提供必要的钢材,还能对外销售。

在大笔资金注入的情况下,第二钢铁厂又对技术和设备完成了全新升级,等产能上来后,至少在江辽省内,没有一合之敌!

未来三十年,全国上下都会踏上大建设的节奏,而钢材,则是洪流之中最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