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闻墙提出问题的原因。
而赵吉的回答是:
“这是我刻意留下的扣,算是一种留白,给观众区解读,实际上有两个答案,其一是秀清栽赃他;其二,我想表现他的冷血无情,行规其实是他说了算,别人不遵守就要死,而他自己则从不遵守。”
庄闻墙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明白了,那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李问要借用押运司机的脸作为吴复生的形象?”
这个问题,原本电影上映后也有不少观众提出疑问,认为这是最大的一个漏洞,李问完全可以随意编造一个脸型来搭配吴复生这个虚拟人物。
即便不能永远为自己洗白,起码也不会在第二天就被识破骗局。
甚至有人假设,认为李问是故意被捕入狱,想通过这个入狱、招供、保释的过程来为自己永久洗白,但用押运司机的脸作为故事核心人物的外貌,让这个假设不成立。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赵吉没有卖关子,笑着说:
“很简单,因为从故事一开始我就在暗示,李问没有创造力,就是因为欠缺创造力,他才在模仿这条路上走到了极致!”
庄闻墙愕然道:
“原来是这样,看来我的解读还是不够细,不愧是原编剧。”
赵吉暗自偷笑,真是假李逵撞上了真李鬼了。
其实类似的暗示还有很多,比如在警局李问从他和阮文恋爱开始讲述自己的犯罪历程,坐在旁边的“假阮文”——秀清,不耐烦的说:“我不要听这些细节了,赶快让画家出场吧!”
当时,警察认为李问和“阮文”是一对分手的恋人,“阮文”的催促和不耐烦是她不想让前男友再谈及当年的感情,这也是故意给观众制造的假象。
但事实上,秀清知道李问在杜撰故事,她打断李问的回忆,是不愿意听到李问YY他和阮文本人的恋爱细节。
再比如《无双》的英文片名Project Gutenberg,意为“古腾堡计划”,古腾堡是一位德国15世纪的印刷商,推动了印刷机的隔命。
1971年,伊利诺伊周大学生Hart以古腾堡计划命名了他的数字图书馆计划。
就像古腾堡发明了印刷机一样,李问可以徒手画出高仿真的伪钞电板,在技艺上两者有着相似之处。
更相似的是,Hart发起的古腾堡计划现在被广泛指责为盗版书提供庇护,这和李问做出的伪钞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天才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毁坏规矩。
为了让假故事更具有真实性,李问在“假故事”中增添强化了很多细节。
例如他让吴复生扮演了一个口吃的瘸子去和丑国人谈判购买无酸纸,并在谈判将要失败的时候,自己出面将漫画书由捐助到香江慈善机构改成捐助到非洲贫困地区;
以及加入了吴复生骂他“购买了500吨无酸纸”这样的幽默桥段。
这些情节一方面展示出吴复生性格上的阴晴不定,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李问的善良怯懦,这种手法不但骗过了何蔚蓝督察,甚至能骗过观众。
从某个角度看,这是李问双重人格之间的争论和博弈,他自己对这“两个人”都无比熟悉,或许这种争执和辩论曾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出现,因此在编撰假故事的时候,他可以做到细致入微、滴水不漏。
因此《无双》有一个直白的意思——“根本没有两个人,世上只有我李问一人。”
这些细节的构成,才是让这部作品变得接近完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