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了历史太平轮撞船的情形。
为了拍撞船的戏份,还按照1:1的比例,历时三个月才完完整整的制作出拍摄用的‘大船’模型,并真实的还原了太平轮的头等舱、二等舱、三等舱、轮机室与甲板。
甚至是里面的一些设施都能正常使用,如:电话等。
那么,有了这艘大船是否就可以拍摄了呢?
当然不可以,因为模型根本下不了水,所以电影里所有的‘水’,都是特效做出来的。
而水的特效,历来都是特效中非常贵的一门。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搭建一个巨大的、可以实际操控的大水池,正如拍摄《海盗》系列的大水池和李桉拍摄《少年派》的水池一样,吴雨森为了配得上自己的身份,有样学样,弄了个得有足球场那么大的水池。
后来宣传上说,吴雨森也确实去《少年派》的水池拍摄现场探班,并向李桉借用该大水池,作为吴宇森好友的李安也一口答应借给他。
但由于某些不可明说的原因,最终没有借上,于是,只能一度搁置《太平轮》的原定拍摄计划,也因此与《少年派的水池》失之交臂。
等重新确定开拍的时候,只能在影视基地也搭建这么一个大的水池,进行拍摄。
而几位主演们也是在水池里浸泡了无数次,不管是冷水,还是脏水,展现了一把‘敬业’精神。
而为了推广这部戏,就连一向不怎么会用智能手机的吴雨森,还弄上了围脖账号,来了出‘与民同乐’,结果没卵用,赔的比墨镜王还惨!
年代战争题材拍不好就不要去动,吴雨森又是个放不下身段的人,总觉得自己牛啤,试图在电影里加入太多的元素。
本来可以拍成东方的《泰坦尼克号》,结果却在大船里塞入了郑治、仇恨、兄弟反目等元素,而这些元素又被‘爱情’所包裹,结果末世巨轮沉没沉已经没人关注了,大家宁愿看国际章当女表。
不过万幸,大家终于通过这部电影,认识了这位曾经的大导演,嘴脸有多么的无耻。
他终于从好莱坞导演堕落为三流的香江生意人。
他不懂1949,更不懂爱情。
可能在他眼中的爱情,就是皮肉那点事。
其实在赵吉看来这个题材和切入点是不错的,只不过导演不对,他还不知道自己不对,这才是最可怕的。
但凡换一个水平在平均线左右的内地导演,都能拍的比吴雨森好,哪怕换一个年纪大点的呆湾导演呢?
唯独当下的香江导演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还是那句话,吴雨森其实不傻,他很聪明,《赤壁》被人群嘲之后,很准确的抓住了内地市场的心,他知道内地观众想要看什么。
所以他挑上冬夜中,沉于呆湾海峡的那艘渡轮。
《太平轮》要是拍好了,绝对是一份优秀的投名状!
而很多时候,聪明人坏就坏在太聪明了,想的太多了,想要的也太多了。
其实主线并不复杂:几位男女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都与战争和果红之战扯上关系,而在果军全线溃败的情况下,几位主人公背负着爱情与恩仇登上这艘画船,驶向他们命运的终点。
以吴雨森为代表的一票香江导演,是真地不懂历史,拍出来的历史电影都如二流武侠小说,而所有的大格局题材他都像处理《赤壁》一样。
更可怕的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主线,愣是分成了上下两集,这尼玛是电影还是电视剧?
他以为砸些钱,做些功夫,就能把那场你死我活、民族几乎是在自断经脉中做出选择的年代拍好?
开什么国际玩笑。
他拍不好战争,也当然就拍不好那艘游轮,是的,不是巨轮,是游轮。
精挑细选大明星加入贺岁档,兼顾一下大陆、霓虹、呆湾乃至棒国的票房,充满了功利。
当然,女演员选的没问题,无论咖位还是颜值、演技,都是在线的。
可你妈自己能力不行,总不能怪人家女孩太‘仅’吧?
总之,《太平轮》作为今年拉开贺岁档序幕的影片,绝对是开门黑,连带着整个贺岁档都没有一步真正能做到爆红的大片。
紧随其后的是《我的早更女友》和《密道之阴兵虎符》,都是烂片不值得一提,《匆匆那年》还凑合,至少贡献了一首优秀的主题曲。
什么?这是嘲讽?
不不,这怎么能是嘲讽呢,明明是鼓励,比起《太平轮》,至少有值得称道的点。
这么说吧,逗伴平分四颗星的话,这首歌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