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人世间,一路狂飙 > 第262章

第262章

王漫妮和张志的首次见面,是非常直白的相亲场面,没有介绍人的暖场撮合,仅一男一女,开门见山。

游船上,张志解释着为什么把见面地点安排在游船上,只因自己身份特殊,十里八街的都认识他这个主任,所以不适合太过张扬。

初见,王漫妮就对张志不感兴趣,甚至略微反感,因为她心底里看不上这个人。

张志对王漫妮的称呼是,“小王”,再加上讲话、做派,总带着领导样。

让王漫妮觉得,这人太自以为是。

王漫妮没怎么说话,只是那全副松弛的状态和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冷笑,都透露着傲慢。

张志明显低估了王漫妮的野心,反而一如往常地发挥着,以惯有的官系作派对王漫妮说,

“以后我多跟你讲一讲,你这个思想境界很快就能提高起来了。”

紧接着,张志带王漫妮下了船,开始在街上开启说逛模式。

好巧不巧,才三两步,便有一个求张志办事的熟人出来。

王漫妮冷眼旁观着,张志例行公事地打官腔。

这个时候,张志对王漫妮是比较认可的,形象好、气质佳、穿着打扮有品位,符合他对另一半“形象即门面”的要求。

否则,张志会继续开启无声无息地相亲模式,不会让王漫妮下船暴露在大众视野里,甚至在船上谈不了几句话便借口还有事,匆匆走开,就像根本没有这次相亲一样。

张志在街上的谈话以及与求他办事的人的交流,都在向王漫妮展示着自己的能力,颇有一种“这就是我这些年打下来的江山”的自豪感。

作为小镇优秀青年的代表,张志根本想不到自己那么优秀的条件会在相亲市场上败北,也察觉不到王漫妮的真实情绪。

他们另一次约会,是看电影,也是这次暴露了二人的三观差异。

张志开车带王漫妮到了影院门口,没有直接买票进场,而是打了一通电话,紧接着有人送票给他。

看电影的过程,张志和在场观众都在哈哈大笑,唯独王漫妮,既看不进去电影,也不理解张志的做法,更get不到这个男人的笑点。

欢快的电影院里,王漫妮的失落如此格格不入。

回去的路上,王漫妮忍不住吐槽式发问,只是几十块钱的电影票而已,为什么不直接买,而是要大费周章地用人情去换,不麻烦吗?

张志的角度回复是这样的:

“今天我们来看电影,给他捧场。明天他就可以去我妈妈的饭馆搓一顿。双方不仅在金钱上互相没有损失,而且加深了感情。不仅不麻烦,而且挺好的。”

这就是大城市和小地方的行事差异。

在大城市习惯了独来独往独立自主的王漫妮,因为用不到人情,所以在她的世界里,人情是麻烦的,是隐藏式的高代价,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用人情。

在家乡生长生活的张志,方方面面都在与人打交道,也就在你来我往中不自觉养成了人情文化能力,且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可以看出,张志是个挺坦荡的人,没有因为是在相亲而掩饰真实的自我。

换个爱面子的人,可能电影票还是通过人情的渠道获得,只是会隐晦些,比如提前换到手,不让王漫妮知道。

王漫妮周围的人,都对张志特别满意,一致认为,以小张主任的条件,这绝对是王漫妮的良配。

张志对王漫妮也比较上心,知道王漫妮没有工作,没等王漫妮及其家人开口,便妥善地为她安排了一份体制内的清闲文职。

张志这个行为在小镇视角看来,真的好感拉满!

王漫妮在得知有这份工作的时候,有些意外,认为张志越界了,怎么不问问自己的意见提前商量一下,转而没多久却也欣然接受了。

张志为王漫妮忙前忙后打点安排,他是把王漫妮作为结婚对象对待的。

在王漫妮的爷爷出事的时候,也是张志出面帮忙。

面对王漫妮的家人,张志礼貌地说,不用叫自己“小张主任”,叫“小志”就可以,更亲切。

在所有人看来,张志都是无可挑剔的。

这个阶段的王漫妮,一直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里。

体制内的工作,清闲加人情世故,让她不适应。

面对同事羡慕的议论,她无法坦然接受。

家人亲戚的催婚,她心底抗拒。

小张主任张罗的双方家长见面,她认为操之过急。

大城市切换到小镇模式的水土不服,都被王漫妮隐隐地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