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年轻貌美的国际名模,那就是他对自我魅力的最佳认同,也是他调剂无聊生活的灵丹妙药。
有一个情节,女模特捡到了耳环来归还,肖瀚明知是老婆的,却随手一抛,说这不是我的。
送走了模特之后,他又迫不及待地跑上大街,冒着大雨把手伸进下水道,去捡那个耳环。
这个片段让赵吉记忆犹新,它集中体现了已婚男人的矛盾心理,那份荒唐复杂和进退两难,那份想要在家庭安稳和欲望满足求得两全的野心。
并不能因为肖瀚一心想约南棒妹妹,就说他是个无视家庭的混账,事实上他对老婆和女儿充满体贴,也对花心怀有愧疚。
但反过来,家庭责任感也无法阻止他被兄弟使唤大脑。
《情圣》通过一段段滑稽情节所揭开的,是每个男人内心的永恒纠结:
谁没点花花欲望呢,毕竟这是百万年进化的生理特性。
只是各人的际遇,以代价高低、胆量大小、条件成不成熟、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力,以及真付诸行动了有没有被抓包作区分。
好男人跟大渣男的差距,远没有许多人想的那么大。
最终被折腾到心力交瘁狼狈不堪的肖瀚,选择了回归家庭,带着老婆女儿去看大马戏。
但想一想他为什么放弃呢,还不是因为代价太大,权衡一番后觉得无法承受,不如老老实实做个模范男人吧。
《港囧》和《夏洛特烦恼》,都是男主最终意识到老婆才是一生挚爱,主动放弃猎艳。
相比之下,《情圣》的结局更令人满意。
跟另外两部喜剧片相比,《情圣》在嘻嘻哈哈的荒唐际遇下,更能反映生活的真相。
它没有试图去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强行给男主来个境界升华,没有背着劝人操行检点的道德包袱,它只是本分地把生活摊开来给你看:喏,男人就是这样,你们懂的。
赵吉觉得这部电影虽然有可能引发女拳狂喷,但是值得一做的,毕竟直男的市场也很大。
最关键的是,电影就是电影,是娱乐产品,先娱乐再说其他,不要一上来就扯三观,那就别娱乐了,回家看教科书吧。
话说回来,教科书也特么有‘毒’!
肖瀚遇到南棒妹妹,恰如邂逅一场难以醒来的梦。
他沉迷享受时激情的快感,担忧事情暴露时的心理挣扎与事情败露后最终的释然一跳。
最后,梦醒了,肖瀚也回到了妻子和孩子的身边,生活照旧。
这个内核有什么值得批判的吗?
是人都会犯错,结果是好的就够了,没必要苛责谁必须要完美。
就像前面说的,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和《夏洛特烦恼》有一种类似的感觉,甚至是影片的缺点都出在一样的地方。
更加与《夏洛》一样,同样用一场梦境的开始和结束来串联整个故事。
影片最大的问题也和《夏洛》如出一辙,激进的观众或是女拳主义者看了之后大多都对影片的“三观”表示谴责,认为电影太过直男癌。
电影里的妻子仍然是马冬梅式的默默付出,即使丈夫出轨也依然接受原谅这样的人物设定,而yoyo和女上司玛丽莲则自始至终都缺乏一种更加立体的表现,只是空洞的用女性躯体而成为男性yy的附庸出现,这种论调再原片上映后被讨论最多的话题。
但是强调一部电影的“三观”正确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缺乏合理性的行为。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影片在剧本创作上出现了较大的主题混乱,它似乎想要探讨关于生活的本质和中年危机的困境,但却始终在隔靴搔痒一般,过度的沉浸在导演的自嗨式喜剧氛围当中。
影片提出的最大问题是选择激情或是回归生活?但直到电影结束,其实也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结尾草草收场。
肖瀚的yy就像大部分活在庸常世俗当中的看客一样,渴望一场突入起来的疯狂,却又在疯狂过后怅然若失,怀疑人生,怀疑那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肖瀚对yoyo求而不得,好友艾木却对肖瀚顶头上司马丽莲情有独钟,最终,肖瀚春梦失意,艾木春风得意。
也许,这世界不过是一场春梦,让人流连忘返,迷失自我,有的人选择沉沦放纵,有的人选择坚守本心。说到底,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过是在不断选择的过程而已。
可言归正传,作为一部喜剧,这片子已经非常有诚意了。
至少没有在最后逼着观众流眼泪。
总之,赵吉觉得这片子可以做。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