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人们做人做事的尺度和依据。
李承天的悲剧在于他没能承受得住自己的选择所产生的后果,廖穂芳的悲剧在于她低估了枕边人的心狠手辣。
人活着每天都在选择,但是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你喜欢正面的也要能接受负面的。
婚姻是没有办法将就的,嫁人就是二次投胎,这一将就毁了几个家庭的幸福。
后来王重江死了,他没死在程威的刀下,却死在了李承天的手里。
其实,就算廖穗芳没在那时给王重江打电话,没说出那句“我还是想跟你走”,李承天也不会放过王重江。
李承天片刻的犹豫,根本不是在思考该不该动手,他的犹豫仅仅是对成为杀人凶手的一丝恐惧罢了,连善与恶的抉择都算不上。
在李承天看来,这是老天在帮他。
前一秒,他还在为事情的败露而惶恐不安,担心坐牢,也担心廖穗芳知道真相会彻底离开他。
可下一秒,那个叫嚣着要将他送到警察局,那个要带他妻子远走高飞的男人的命,却捏在了他的手里。
他找不到任何不“顺水推舟”的理由。
看着王重江的车缓缓没入水中,随着水波消失,李承天的嘴角也跟着微微上扬。
那一刻,他的内心没有一丝罪恶感,只有心满意足。
这个他人眼中老实又可怜的男人,这个窝囊了近二十年,漠视妻子奸情的男人,他心中的恶再也藏不住了。
而这也注定了,王重江的死,将成为廖穗芳噩梦的开始。
从决定绑架李文卓起,李承天就没想过真的要去自首。
也因此,当他了结了王重江之后,他找到陈佑希,先是假意的表示一定会去自首,然后又暗示陈佑希,一旦他去自首了,王重江的死就很可能会暴露,到时候程威难逃法网。
他笃定了陈佑希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程威去坐牢,只要陈佑希想保护程威,他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不去履行承诺了。
一切都在李承天的算计之内。
把陈佑希从精神病院救出来,是为了让陈佑希帮他绑架李文卓,因为只有陈佑希能帮他做这件事,且他自己不会搭进去。
坦白是他失手杀了小秀,并特意提到李文卓目睹的一切,是为了引起陈佑希的怀疑,让她起了绑架李文卓,从而寻找真相的心。
至于他为何要设计这出戏,还要从录像带曝光一事说起。
录像带一事,最难受的不是廖穗芳,而是李承天。
或者更准确的说,录像带曝光,廖穗芳虽再次成为人们非议的中心,但至少她的内心算是有一丝解脱的。
可李承天不同,他处于一种被赤裸裸的真相强行叫醒的状态,这让他再也无法继续装睡。
其实,他一直都知道廖穗芳与王重江藕断丝连的奸情,也知道廖穗芳从来都没有爱过自己。
只不过,他宁愿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他深知,窗户纸捅破的结果是廖穗芳很可能会一走了之,无论是为了躲避流言蜚语,还是为了与王重江再续前缘。
所以,最不愿意录像带公之于众的,是李承天。
可是事已至此,他需要有所反应,于是便出现了剧中喝农药自杀的情节。
只不过,自杀不是李承天的目的,留住廖穗芳才是。
也因此,他虽然被紧急送到了医院,却并没有真的死,因为很可能他控制了喝药的量。
而这么做的好处有两个:
一是,让廖穗芳愧疚心软,放弃与王重江远走高飞的想法;
一是,给外界一个“交代”。
老婆要跟别的男人跑了,作为丈夫,他要么是去王重江拼命,要么是彻底放手。
前者他不敢,后者他不愿意,而“自杀”便成了另一种交代,既维持了他的深情人设,又将所有的道德审判都推到廖穗芳的身上,而他就只成了别人眼中一个深情又可怜的男人。
在李承天自杀未遂之后,廖穗芳确实拒绝了王重江要带她走的提议。
只不过,李承天不知道。
当他从李文卓口中听到王重江的提议之后,他以为廖穗芳已经同意了。
那一刻,李承天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如何阻止廖穗芳离开。
他想到了小秀的死。
当初帮廖穗芳处理小秀的尸体时,他特意留下小秀的指甲,就是为了有一天在需要的时候以此为要挟。
可是,他的威胁反而将本来犹豫不决的廖穗芳,推向了王重江。
当然,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