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
也就是说,“自虐”本身是李承天用来存活、生存以及维持情感关系的一个工具。
而这种情感自虐状态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当产生自卑的参照物不复存在,或是当“自虐”也无法达成目的的时候,这种情感很容易转化为怨与恨。
即:我为你付出、牺牲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还要离开我?既然我不能幸福,那你也别想好过。
这一点,从李承天态度的转变,强行喂廖穗芳鸡汤这件事,就能得到验证。
一方面,王重江死了,让李承天自卑的参照物没有了。
他不再需要卑躬屈膝,小心翼翼的捧着廖穗芳,而他曾经压抑的不满、嫉妒,也会疯狂的施加给廖穗芳,以惩罚她曾经的所作所为。
况且,他再也不需要担心廖穗芳会离开了。王重江死了,廖穗芳没有了选择与退路,所以无论他如何对待她,她都只能忍受。
另一方面,廖穗芳最后打给王重江的电话,让李承天明白,无论他做什么,都得不到廖穗芳的心。
在他压上全部身家去救李文卓的时候(虽然是自导自演,但以廖穗芳的视角,一切就是真的),她却还想着与王重江双宿双飞。
这让李承天本就扭曲病态的情感,彻底转化为恨。
他恨廖穗芳的无情,恨她的背叛,曾经有多么的卑微,如今就有多么的怨恨。
也是因为恨,他不允许廖穗芳离开,将廖穗芳死死的禁锢在他的生活里,是他对廖穗芳最狠的报复。
而这也意味着,廖穗芳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廖穗芳有一句话说的对:
“他总是假装为别人考虑,其实他心里只有自己。”
李承天爱的根本不是廖穗芳,他爱的只是他自己。
所以他才会以爱之名禁锢廖穗芳;才会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留住廖穗芳;
才会在警察调查王重江的死的时候,用李文卓来威胁廖穗芳,让她守口如瓶。
他想的永远都是自己。
只不过,他把自己丑恶病态的内心,用爱、可怜、卑微包裹了起来,伪装成了深情,欺骗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
这里需要提醒一句:如果你遇到像李承天这样男人,一定不要把他的卑微与无底线的忍让当成是爱,这种病态的“爱”,与危险并存。
如果说李承天的恶,藏在了爱与深情之下,那么廖穗芳的恶,便是赤裸裸摆在了明面上。
她不爱李承天,或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她对李承天是厌恶的,打心眼里瞧不起的。
如果不是当初怀了李文卓走投无路,她根本不会看李承天一眼。
即便嫁给了李承天,她依旧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在廖穗芳的心中,嫁给李承天,是她委屈了,是李承天捡了大便宜。
甚至于我有一种可怕的猜测:对于李文文的死,廖穗芳并没有悲伤,她想的只是如何保护李文卓。
对廖穗芳来说,李文文的存在就是一种耻辱,因为这是李承天的孩子。
她或许对李承天有过感恩与内疚,可当王重江重新出现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恩与内疚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这就有个问题,廖穗芳既然放不下王重江,为何不早点与王重江一走了之,至少小秀发现的时候,她就完全有理由离开了?
一开始可能以为她是出于内疚,觉得亏欠李承天太多。
可问题是,如果她真的觉得内疚,又怎会一边与王重江偷情,一边在外人面前扮演李承天的好太太?
这也是梅亭提出的问题。
而答案也很简单,她之所以没有早点与王重江离开,不是因为内疚,而是另有原因。
原因一:她并不信任王重江。
对于王重江,廖穗芳既爱又怨。她怨恨王重江当年的抛弃,却也放不下如今发达了的老情人。她自然想跟王重江远走高飞,但曾经的抛弃让她对王重江失去了信任。
她担心她真的带着李文卓跟王重江离开,那么她就会彻底失去李承天这条退路。
一旦王重江再次变心,或是当年的事情重演,她与李文卓将无所依附。
原因二:她享受偷情的刺激。
与王重江偷情,既可以满足她的情感需求,又可以获取刺激与快感。
同时,在她看来,偷情是维系感情新鲜度的一种方式。
这一点,从廖穗芳的一些举动就能看出:每每王重江出现在她与李承天面前,她总是会主动挽起李承天的胳膊,故作亲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