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
“嘶...”
“要不要下去买点药擦擦?”
“不用,没事的,等几天就好了。”
赵吉刚要再劝,蒋南孙妈妈的跨洋电话打来了。
对于这个‘丈母娘’,赵吉可没什么好印象,但也不想当着蒋南孙的面表现出来,只好耷拉着‘大甩棍’去洗澡了。
她妈妈这个人,完全是被戴茜带坏了,在她爸爸炒股破产后,没哭没闹,拿出20万私房钱还债后,就很漠然地回避了整个家的责任。
蒋妈妈名字叫戴茵,又当又立,过了前半辈子上好的生活,还老觉得自己很惨,也是醉了。
马尔克斯说过:“任何年龄的爱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戴茵改嫁,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烂摊子由女儿独自承担,也太过了。
看蒋爸爸和戴茵的颜值,年轻时都是人尖儿,在婚恋市场,都是比较好选择对象的。
相信他们年轻时,也是有感情的。
放眼社会上,经常争吵的家庭中,95%的原因都是因为钱不够花,生活压力太大,导致把爱情的滤镜摔碎了,把生活激情磨灭了。
在前面,蒋家老太太吃了儿子买的燕窝,就知道他动了手脚,以次充好。
那个时候,她苦口婆心地劝蒋爸:去找点事做,养你自己,也养你老婆。
但是戴茵呢,她早知道丈夫眼高手低,但是她从来乐意当“鸵鸟”,只是有日复一日的用麻将来麻痹自己。
钱从哪里来?还不是祖上传下来的。
丧偶后的戴茵,在拒绝为老年失子的婆婆养老后,就真的随妹妹戴茜出国了。
在意大利,她有幸结识了爱插花的教授保罗,由于20多年来,在蒋家养尊处优,保养得宜,气质出众,保罗刚一见到戴茵,就送她一朵小花,以示欣赏。
在原著里,蒋南孙对妈妈在45岁高龄,(当时爸爸去世一年)就再嫁的心理,是这样描写的:
“母亲的声音传过来,清晰,愉快,大方,根本不似同一个人。南孙傻掉,这些年来,她一直希望母亲有她自己的生活,不住地鼓励她,没想到效果竟然大好。南孙有点心酸,有点嫉妒,有点生气。”
这样才符合人性,而不是像剧中说的那样假地对朱锁锁说:蒋家欠她太多。
蒋家老太太要是从20年前就斩断物质上的供给,戴茵要么鞭策老公去工作,要么自己去工作,哪能过得这么舒服?
反过来女儿蒋南孙,却以一已之力,承担了蒋爸生前的债务,生活逼她一夜长大,不知道戴茵怎么就不心疼了。
每一个有钱人家的媳妇,职场大都是在家里。
不上班,绝不等于没有工作。
男女平等又互补。
家中有兄弟的家庭,姐妹们将来出嫁了,如果还是远嫁,父母有兄弟照顾,她们比较放心。
万一哪天和老公吵架了,娘家好歹也有撑腰的人。
蒋家没什么王位可以继承,但是蒋南孙却幻想过,如果嫁给章安仁,将来想生个男孩。
可见有些女人,不是真的觉得重男轻女不好。
是大部分在这个观念下处于劣势的人,才觉得这个观念不好。
南孙还是富家女时,也有择偶危机,就因为她条件极好,有魔都户口、学业有成,家境殷实,导致容易落入心机男的圈套。
前男友章安仁就是看准了她钱多人单纯,对她百依百顺。
想把女儿遇到心机男、婆婆对自己不太满意这些事转变,每天坚持打麻将的戴茵,还不如生多一个娃,生男生女都好过只有蒋南孙一个弱女子。
看蒋南孙每天努力工作,憔悴疲惫,还得照顾奶奶,遇到职场骚扰都不敢报警,却不想让妈妈和男友知道蒋家还负债,着实让人心疼。
如果她不是跟着婆婆常吃燕窝又不用做家务,保养得好、顺利再嫁,难道“麻将”这一项娱乐能给她养老吗?
年轻时的戴茵,既不想再生孩子,又暗戳戳地向妹妹埋怨老太太重男轻女,潜移默化中,南孙小姨都很讨厌老太太和蒋父。
既讨厌老公当妈宝男,又跟着他一起当寄生虫,珠宝和钻石买起来不手软。
既觉得自己去打麻将和跳舞是苦闷到不得已的逃避,却不听从妹妹的建议离婚,以蒋家的条件,肯定还有别的女性要来给南孙当后妈,也“受受罪”。
既然说爱女儿,爱到“忍”了20多年的痛苦婚姻,却又把以前的金主(婆婆)、债务、都留给女儿,美其名曰,让她将来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