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后,南孙收拾她留下的东西,其中有一大堆异性给她的卡片、便条、信件。
南孙这样解释那些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东西:
“锁锁并不嘲笑喜欢她的人,一切都是尊贵的,她把他们的情意留着,甚至是一枝花,都压在书中,干瘪后隐约还留下一丝清香,芳魂仍存。”
对异性幼稚的表白方式如此,对收留过她的南孙一家更是如此。
南孙爸爸要炒房,她便动用李先生的关系帮他;南孙爸爸投资赔钱,她便出钱帮他善后;南孙家破产后,她为南孙一家提供住处……
谢家破产时,她原本可以置身事外,可她依旧选择为他们散尽财产。
可见,她拜金的外表下,始终葆有生命最初的善良、单纯、憨直。
只是,复杂的经历冷了她的心,让她明白:“这社会是个血淋淋的大马戏团,你若要生活好过,必须游戏人间。”
锁锁的“拜金”“捞女”形象,决定了她影视化的难度。
所以,在1988年的电影《流金岁月》中,不得不为她“洗白”。
影片中,李先生为了让谢家不敢看轻锁锁,投资了谢家航运公司,谢家破产后他也深受牵连,面临破产。
为了报答李先生,锁锁答应一个猥琐的男人,只要他帮助李先生的公司度难关,她就甘愿做他的情妇。
如此结局,显然是强行“洗白”。
很多人议论大陆拍不好逸舒的作品,其实,即使是香江,也很难拍出她作品的精髓。
不说其他,单单如何展现其笔下女郎那赤果果的欲望,又不让她们惹人厌烦、被人误解,就是一个极难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喜宝》里会把她当情妇的经历改成忘年恋,不但失去了原著的灵魂,就是小说的表皮,如今的创作者们都不敢光明正大地拍出来。
书中锁锁的可悲在于:她走惯了捷径,不可能再像蒋南孙那样一步步踏踏实实地积累、奋斗。
所以,与谢宏祖离婚之后,她的选择依旧是靠男人。
一位富商答应为她开一家香水店,一转身却把香水店送给了一个19岁的年轻姑娘。
实际上,年轻时的朱锁锁经历过同样的事情:只不过那时的她风华正茂,是张扬的掠夺者,如今却成了被抛弃的一方。
经历过结婚、生女以及人生无常,再加上容颜逐渐褪色、皮肉逐渐松弛,锁锁再也难以像以往那样吸引优质男人的目光。
她的危机感不断加深,变得潦倒、消极,不愿见人。
就在这时,她遇到了王永正的表哥。
王永正的表哥从澳洲回来,一见到锁锁就被她吸引了。
此时的锁锁,早已筋疲力尽,“但求有个地方可以避一避风雨,管它是巢是穴”。
就这样,她接受了王永正表哥的求婚,远嫁澳洲。
这是她的第二次婚姻,如同第一次一样,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爱王永正这位老表,之所以答应结婚,不过是想给自己找一个退路罢了。
临走前,他把女儿托付给了蒋南孙,约定待拿到居留权之后回来接女儿。
然而,跨过茫茫海洋,前方等待她的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一次与南孙谈话时,朱锁锁说:“看,你才开始,我已经完了。”
蒋南孙听到她的消极之语后,内心忖度:“朱锁锁会这么快完?再隔十年都言之过早。”
曾经,在朱锁锁最美丽的时候,她的生命力、她的坚强,令男人都为之赞叹。
可没想到,当青春渐渐溜走,她的生命力似乎也被抽走了,越来越灰心。
逸舒并没有给朱锁锁一个完美的结局,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
凡是选择,终须代价。
朱锁锁选择了捷径,巅峰过后,命运便走上了下坡路,最终只能退守海外。
她曾因为父亲的远离、母亲的抛弃缺失亲情,留下了一辈子的伤痕,如今她有了自己孩子,却也无力抚养,只能托付给闺蜜。
蒋南孙则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看着奶奶的脸色读完大学,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有了自己的事业。
在王永正面前,她可以底气十足地说:
“我一切所有,全靠自己双手赚来,没有人拿得走”。
“没有人爱我也不要紧,我爱自己,仗已经打完了,我将慢慢收复失地。”
朱锁锁蒋南孙这对性格迥异的闺蜜其实是互为镜像的。
当然,电视剧世界里的朱锁锁,并没有把她的‘骚’刻画到极致,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