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看锁锁到底是站在他这边,还是叶谨言这边。
在叶谨言打探到杨柯联系猎头,确定他想要离开精言时,他们两个不得不来一次正面交锋。
叶谨言选择了退步,升职加薪留住了杨柯。
杨柯和他的办事风格一样,一直是个务实的人,有了更高的薪酬以及副总的职位,他没有拒绝的道理。
在这第一次博弈中,杨柯还未动棋,就把自己的效益放大了,轻易拿下第一局。
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终究还是低估了叶谨言,叶谨言走的这招棋,实则是为后面铺路,有“弃卒保帅”的意思。
稳住了杨柯,叶谨言就开始偷偷运作布局了,把杨柯部门里的亲信分别调遣,最后来了个釜底抽薪,使得杨柯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光杆司令,为公司留住了四个大将。
而当初为杨柯升职的头衔,则成了他的包袱,毕竟公司的副总算是高层,比起以项目经理的职位去其他公司应聘,副总要来得更丢脸。
这样的“捧杀”之下,杨柯若还想走,只能自立门户,不然就能成为业间笑话。
所以这第一局,看似杨柯先发制人了,可笑到最后的是叶谨言。
杨柯和叶谨言的第二场博弈,就是对于青浦81号项目里图书馆的去留问题。
杨柯接下这个项目是有私心的,正如锁锁不能理解他为何第一单就要和精言短兵相接。
杨柯的说法是,如果拿下了这个项目,就能一举在行业里立足了。其实不仅如此,第一单给精言来个下马威,也算是为之前被算计报仇了。
杨柯是了解叶谨言的,他清楚叶谨言做生意的理念和底线,也就同样清楚叶谨言的弱势。
项目里的老图书馆,叶谨言是打算留下的,符合他一贯的“情怀”做法。
杨柯则是实用主义,拆掉图书馆,以后可以建成幼儿园、学龄前教育这种利用率高的设施,实现效益最大化。
两种方案看似角度不同,实则体现出两人格局的不同。
杨柯作为销售人才,接触客户多了,做事都是考虑给客户带来更大的利益、更高的性价比。
而叶谨言作为公司的老总,统筹全局,虽然图书馆的留存会让利益受损,但这象征着一种人文历史,是这一地块独特的历史文化建筑。
连杨柯自己都说,老叶喜欢玩情怀,比如自灌溉绿地、节能外墙。
面对ZF,精言的项目会更显格调。
不光是做项目,连为公司招兵买马,两人都理念不同。
杨柯延续了他在销售部的做法,招进来的人,不需要学历多高,比起名校学历,他更喜欢招大专的毕业生,没有包袱、不谈职业理想,一心努力赚钱为公司带来更大效益。
换句话说,杨柯更渴望愿意为公司卖命的人。
而叶谨言的精言在招人上一贯有着严格的标准。
大家都知道精言很难进,朱锁锁的进入是个例外,就拿这几集刚刚加入的王永正,都是妥妥的海归学历。
他们想要游说的南孙,也在专业上有自己的造诣,在校常年第一名。
换句话说,叶谨言更渴望有本事的人才。
从项目理念和选人理念来看,精言都是要高出杨柯公司很多的,叶谨言的做法是更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而杨柯已由曾经的项目经理,升级成公司创始人,他所站的全局观角度也应该有所改变。
杨柯在这一个项目上是赢了叶谨言,但他只能是一个商人,而叶谨言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如果一以贯之,两人的公司,笑到最后的一定是叶谨言。
杨柯和叶谨言的第三场博弈,则是在抢人的问题上。
杨柯对于朱锁锁的追随,一直是势在必得的。
朱锁锁大闹叶谨言办公室,也证实了他的想法。
但是朱锁锁一直不了解杨柯的真面目,看到他组建新公司的人脉中才发现,是自己的道行太浅了。
杨柯和潘老师恋情的曝光,给了锁锁致命一击。
一个自然的递水让锁锁发现了破绽,杨柯这才坦白了自己的恋情,不然还会隐瞒下去。
倒不是说锁锁因吃醋而受打击,她只是难受,自己从来没有看懂过杨柯。
这样一个男人能在公司里和各路美女打情骂俏,却选择了平平无奇的潘老师,还偷偷谈了四年的地下恋,藏得滴水不漏。
这种魄力、城府都是锁锁预料外的,而两人的联手才真是架空了精言,这也和锁锁以为的杨柯被架空,事实完全相反。
如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