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越险,因为警察无能所以事情闹大,老大误认久男就是司机雇的,怕事情败露就追查灭口,逼供一大堆鲜族,查到了老绵头上。
他想把老绵干掉的话就算久男被抓也查不到自己头上,就忙派人到延边杀老绵,可惜老绵比较无敌,灭口不成反倒让老绵发现了这个幕后黑手。
老绵心想,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找了一帮鲜族劳工跟老大谈判。
之后大家都看到老绵这条野狼追杀久男这条野狗,久男发现自己是被老绵耍了,要他拿回拇指也是个安抚自己的圈套而已,逃脱后久男就为反查幕后找上教授老婆,把没用的拇指还给家属,发誓杀了幕后黑手。
教授老婆应该马上跟银行员说了这事,银行员就又雇了两个朝鲜族杀久男。
这两个没杀过人,绑架久男后稀里糊涂反被干死。
久男在他们车上发现名片,正是银行员的。
而金老大在追查老绵下落的过程中,发现有个鲜族服务员喝醉酒到处炫耀说自己杀了教授,抓过来一逼供,也查到了银行员的头上。
这时候正好老绵杀进来,随后在棒国温室里长大的黑狗就跟老绵同归于尽了。
最后久男也明白了教授老婆跟银行职员的关系,放弃了复仇。
至于原因,是因为教授老婆让他想起自己老婆,久男抱着骨灰盒身负重伤命丧黄海,一群狗的狂欢就结束了。
结尾是久男老婆走下火车,在异常沉静、空无一人的火车站静静走向出站口。
这段结尾可以说是开放性的,久男抱回去的骨灰是不是老婆呢?老婆是不是真的回家了呢?当然纠结这个没意思,因为开放性结尾有它的目的。
就像前面说的,是久南的幻觉。
久男揍了海鲜铺老板以后,老板找上久男老婆大闹,久男老婆要回边州,老板恼羞成怒杀了她。
这个说法的立足点是毕竟久男梦老婆不是一两次,而且最后场景跟他之前送老婆上火车的记忆完全相符,火车站空洞梦幻的场景跟本片极度写实的风格也有极大反差,是回忆的风格。
他抱着老婆的骨灰盒在回家路上死去,期望着老婆能回到家。
另外还有一层含义,久男抱着陌生鲜族女人的骨灰盒死去,同时应景了鲜族女性在棒国的类似被害事件很多的事实。
以至于所有故事都像是自己的,就误认为是老婆,而老婆则在那天摆脱了海鲜铺老板,踏上归乡路。
这个说法的立足点是,付钱雇的打工仔指认尸体时很马虎,不确定是不是老婆却直接火化。
其实久男打电话给警察局咨询时还讽刺了一把棒国的凶恶罪犯的人权保障制度,死活不肯公布凶手信息,于是久男无法确认凶手是不是那个海鲜铺老板,也无法断定是自己老婆了。
棒国保护凶手保护的比受害人更严密,于是出现过一大堆问题。
开放式结局的意义就在于开放,一定要说到底是A还是B那倒是不必的。
或者说要理解导演这么安排的目的:他可以在主角尸体被推下海时结束,但他没有这么做;他也可以拍一个现实丰满的车站场景来告诉大家老婆确实是回来了,但他也没有这么做。为什么?
整部片子基调上都是现实、冰冷、残酷的,主角被推下海时这种冰冷和残酷达到最GC,他和老婆永远也没法回家,只能沉没于茫茫的黄海。
但是在冰冷的表面下还是有着温情的追求的:女人、小孩、家庭,这些为数不多的温情散见于片子里。
所以最后才安排这样一个结尾,让观众从之前冰冷无边的黄海里又找回一点儿希望和温暖。
但是导演又不想过于合家欢结尾而显得矫情削弱全片的现实主义味道,于是把它安排成开放式的,现实中老婆到底回来没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态度的表达,为此还在前面的篇幅了安排了好些伏笔,由此更可见导演的用心良苦。
总之,久男的动机是找回老婆,同时把老婆出国所欠的债还上,老大动机也是因为女人才想杀教授,银行员也是因为女人和钱,老绵则是完全为了钱。
女人和钱,最纯粹的雄性荷尔蒙刺激动机,让狗崽子们疯狂撕咬。
片中,狗是一个隐喻,一个贯穿影片整体的主题,而导演也刻意安排了很多细节。
开头久男的旁白讲的就是狗,久男跟老绵会面就是在脏乱的狗市,而老绵在教唆杀人时跟久男说:“难道你一辈子都要当一条狗,任人宰割啊?”
还有一段很有意思,在老绵登陆棒国后,导演安排了一场他跟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