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立了11余万人次的嫌疑人后,却没有丝毫突破,这更是让此案成为了经典。
昭和43年,也就是1968年的12月6日,霓虹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收到一封恐吓信。
信中扬言要炸掉银行经理的家,除非让人将300万日元送到歹徒指定的某处。
读完信,银行方选择报警。
警方经过分析,决定在指定地点进行抓捕,于是大约50名警察,埋伏在交易现场,等待对方的露面。
奇怪的是,拿着现金的员工在该处战战兢兢地等到天黑,也没有等来交易对象。
外围的警察也没有发现丝毫疑点,或者是可疑面孔。
难道是歹徒事先得到了风声,临时决定取消交易?
由于交易失败,银行方面显得十分不安,他们担心日后歹徒会进行报复,于是继续向警方寻求庇护。
碍于银行雄厚的财力,警察们也是卯足了力气。
一部分警员们被派去银行经理的家附近进行警戒,一部分警员们进入经理家,搜查爆炸物。
几天之后,警方骄傲地表示,国分寺信托银行恐吓信事件,已经得到圆满的解决。
经理的家里并没有发现可疑物品,外围的安保工作也很顺利,这足以证明经理的家非常安全。
至于那封匪夷所思的信,警方也表示,鉴于这几十年来霓虹社会经常出现类似的恐吓勒索事件,而且绝大多数最终都不了了之。
所以这次的信件估计就是某些心术不正的人,群发的勒索信,不会对银行方造成实际威胁。
在警方的表态下,事情看起来得到了妥善地解决。
银行方面,也懂事地为警方送去了物质感谢和精神嘉奖。
两方表示日后再接再厉,精诚合作,让辖区和过去一样被安全感包围。
殊不知,此刻的其乐融融,正是为日后的大劫案,做下了铺垫。
4天之后,也就是1968年12月10日,东京芝浦电器某工厂的数千名工人,正翘首期盼这最美好的一天。
这一天,是工厂发年终奖的日子。
由于销售额大幅上升,所以每名工人在正常的工资之外,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奖金,试问有谁会不期盼呢?
经过计算,今年工厂的年终奖有2亿9400万日元。
如果按照今天的购买力去对比,那么这笔奖金大约有1.5亿人民币,约折合现在的30亿日元了。
在那个年代,银行与个人间的结汇还不流行,工人们只接受现金。
所以工厂方面便委托了霓虹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进行押运。
你没有看错,押运巨款的银行正是上文中收到了恐吓信的那家银行。
虽然之前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但是巧得很,芝浦电器仍然选择了相信前者。
不过很多看起来很巧的巧合,却有可能是精心策划过的陷阱。
就比如这次,或许并不是巧合。
当天早上9点30分,霓虹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的4名员工,驾驶着一辆罕见的豪华轿车,向着工厂驶去。
几分钟后,一名警察突然骑着摩托追了上来,示意司机靠边停车。
得到警察的指令后,司机不敢造次,乖乖地停了下来。
警察来到窗边,紧张地告诉司机:
银行经理的家中发现了炸弹,根据可靠消息,你们这辆车里也藏着爆炸物!
前几天的恐吓信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几名员工都知道这件事。
于是立刻跳下车接受检查,而这名勇敢的警察则钻到了车底寻找爆炸物。
突然,车底冒出了滚滚浓烟,紧接而来的是一声大喊:
要爆炸了,快逃啊!
生死面前,4名员工早就忘记了自己的押运任务,他们纷纷向着远方跑去。
而这名警察,却勇敢地跳上轿车,驾车向无人的地方开去。
见到这一幕,4名员工发出了由衷地赞叹,他们十分佩服警察舍己为人的精神。
然而十几分钟过去了,远方也没有传来爆炸声,之前车子停留的地方还在冒着白烟,一切显得很诡异。
4人鼓起勇气,靠近了之前的停车处。
这时他们发现,地上冒着的白烟来自商店常见的一种求救信号弹。
而那辆警用摩托,也是用普通的民用摩托改装的!
这时,4人终于知道上了当,他们赶快拨打了报警电话。
经过媒体的渲染,巨额款项被劫走的事情很快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