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人世间,一路狂飙 > 第317章

第317章

了全东京,东京的所有警察全部进入紧急状态,前去寻找3亿日元的下落。

不过阵势虽大,但是警方却并不显得紧张。

一开始,他们自信满满,觉得能快速破案。

警方之所以有这种错觉,是因为这天恰好是日本的特别警戒日。

所有警察都被派到了大街小巷警戒,而嫌疑人劫持的豪华轿车非常少见,在路上跑,必然会被人发现。

顺着这个思路,警方展开了搜查,然而一天过去了,几天过去了,他们始终一无所获。

这时,警方高层终于慌了。

几天后,警方在事发地不远的一片树林里,发现了豪华轿车。

看起来,车子已经被废弃好几天了。

根据目击者称,一辆红色的丰田轿车,在此停留了数日。

这时,警方明白了,罪犯早就准备好了脱身的办法,难怪警方在路口排查了一天都毫无线索。

最宝贵的破案先机,就这样被浪费了。

更有趣的是,4个月后,日本警方在某地发现了这辆红色的丰田轿车,为了获取更多线索,警方甚至去求助了日本自卫队。

自卫队通过之前的航拍照片,确定了这辆轿车在12月11日,也就是案发第二天,就停在这里不动了。

在确定自己犯下了巨大的方向性错误后,警方仍然抱有一丝希望。

因为他们大约收集了120件的相关物证。

可是当警方回头进行调查时,才发现这些物证已经全部没用了。

因为这些物证都很普通,提供不了任何线索,唯一有价值的是一顶罪犯戴过的帽子。

然而这顶帽子被许多警员拿去试戴,沾染了大量陌生的DNA,导致罪犯的有效DNA根本无法提取了。

至此,全部线索中断,东京警方几乎陷入绝望。

好在银行方和工厂都没有什么损失,因为这笔钱事先在保险公司进行了投保。

而财大气粗的保险公司,也不会因为这区区3亿日元而伤筋动骨。

不过,也正是因为银行和工厂的“大度”,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怀疑是其监守自盗,联手演了一出戏。

所以民众和媒体,向警方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勒令后者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舆论的施压下,东京警方不得不拿出积极的姿态,想法设法地去寻找一些新的线索。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姑且不谈,光是嫌疑人的队伍,就高达11余万人!

嫌疑人这个头衔很有意思,在真凶没有落网前,你我皆有可能是嫌疑人。

想要洗清嫌疑,就要挨个地进行排查,这个工作量可想而知。

而就在警方排查的间隙,一起悲剧又发生了。

一名19岁的少年(嫌疑人之一),在案发后的第五天服毒自杀,这也引发了舆论的好奇。

而随后媒体披露出的真相,更是惊爆了日本人的眼球。

警方为什么将少年列为嫌疑人之一呢?

在事后的声明中,发言人罗列了几点原因:

少年的父亲是一名骑警,所以他很可能对警用摩托非常了解。

少年是当地人,对路况比较熟悉。

少年同时会驾驶摩托车和汽车。

仅仅凭借这几点原因,警方就将少年列为嫌疑人。

姑且不去谈论这种方法的正确与否,关键点是,在调查过程中,警方完全将少年当成真凶去审问,并且让调查过程外泄。

这导致少年的身边人认为他是不法分子,对其产生了疏远和厌恶,这直接导致了敏感的少年自杀身亡。

这起意外之后,或许是担心再出现新的不测,舆论的态势逐渐变弱,再加上银行和工厂不予追究,3亿日元大劫案的热度,终于降下来了。

在此案的诉讼时效过期后,不少人,出于各种目的,抛出了各种言论,甚至承认自己就是大劫案的策划人。

但经过警方的调查,证明这些言论均不属实,因为他们无法合理地描述一些被封存的犯罪细节。

因此直到今天,此案仍然是霓虹犯罪史上顶级悬案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