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逃脱让FBI不敢有丝毫大意。
最终,直到搜捕队员的枪指在头上时,马里奥才发现FBI探员的到来。
于是,他放弃抵抗再次被捕,却告诉FBI探员宁愿对方打死自己,他也不想再次回到监狱里。
这一次,马里奥被安排在密西西比州立监狱,并且调走了其周围的所有女性工作人员。
同时,他也放弃回到亚拉巴马州受审的权利。
2005年4月28日,马里奥被判处死刑。
在走出法庭的那一刻,面对记者的提问,马里奥很坦然地说:“我得到了死刑,死刑。”
而他的妻子谢尔丽则终于摆脱了十几年的噩梦,不必时刻担心马里奥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可以从此毫无负担地生活下去。
后来有人分析,首先,马里奥不能算是个完全的坏人,至少在他自己看来,他不是一个坏人,虽然他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屡次施暴,并且两次越狱,还杀了人。
可以将马里奥定性为偏执狂,这个人不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在明知道是犯罪的情况下犯罪,甚至在越狱之前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犯罪。
他的本意似乎也并不是想要伤害谁,只是希望一切能够按自己所想的方向发展。
很久以前有一部电视剧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其中的男主人公就是一个极度偏执的人,只要自己的妻子和任何一个男人说话,就会认为妻子对自己不忠,然后对妻子暴力相向,马里奥就是这样一个人。
马里奥的妻子或许真的出轨了,但这个出轨现象很可能被他自己无限地放大。
在最后的审判中,马里奥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妻子使用暴力的内疚,他始终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在审判当中,他还为自己的行为申辩,大意是:“她给我戴了那么多的绿帽子,我恨不得杀了她!”从这句供词就可以看出他的偏执程度之深。
偏执的人总会把自己认为的事情无限制地放大,正如家长会在孩子一次没考好之后就批评孩子的成绩一直不好,恋人则会认为自己的情人是天下最完美的,而仇人之间则认为对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在准备暗害自己。
在他们眼中,理智和道理都是不需要的,自己的所思所想才是最正确、最不容置疑的。
所以,马里奥坚持认为妻子不止一次,并且不止和一个男人出过轨,这多半是出于他自己的想象,但极度偏执的他将这些当成事实。
因此,他才能在对妻子屡次施暴的时候如此心安理得。
其次,马里奥是一个极为专注,并且不愿意有任何延误的人,这是FBI专家做出的判断。
在他想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不会被任何东西所阻碍,道德不行,法律不行,甚至连FBI和监狱都不行。
而在他做事的过程中,一切行为都被他自己莫名其妙地合法化,他不会认为那是错的。
在强行带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时候,他真的不认为那属于绑架,所以在应当出庭接受审判的时候,他竟然堂而皇之地回来了。
他会主动接受审判,说明他知道行窃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而既然他肯回来,一个因素是他准备洗脱自己的罪名,另一个则是他准备好接受对自己的惩罚。
无论他回来的原因是什么,都可以证明他有着一定的对错观念,却依然对带走妻子和孩子一事没有丝毫愧疚。
也正是因此,他在FBI探员询问自己妻子和孩子在哪里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地告诉他们地点。
而后来他之所以拒绝认罪,也是因为他真的不认为自己犯了罪,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绑架。
此外,在逃亡的过程中,其实以他的能力如果要专心逃亡,FBI绝对需要付出至少几倍的代价才能够抓到他。
但是他执着于找自己的妻子谢尔丽算账,所以即便是越狱再多次,只要FBI探员在他的目的地蹲点抓捕,他就无处可逃。
甚至导致他两次越狱的原因就是他一心想要报复自己的妻子。
如果他真的报复成功,或许之后就会安心地待在监狱,直到他再次有想要出去做的事情。
再次,马里奥的极度偏执和专注使他有了一定的反社会属性。
在面对关于杀死警察的审问时,他表现得非常淡然且直言不讳:“我只是不希望有任何因素耽误我的时间。”
在他的眼中,只要耽误自己的事情,那么杀人也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这无疑是一种很恐怖的心理。
或许有人会觉得很多犯罪分子在自己的事情受阻的时候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