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犯罪,或者想蹭热度出名捞钱。
这些人的出现,严重干扰了警方的调查,导致调查的方向多次改变,虽然他们大部分都受到了应有的制裁,但案件的调查难度却越来越大。
舆论影响这么大,凶手必然会关注到此事的发展,他肯定一直在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这让凶手有了足够的时间做准备,销毁自己的作案痕迹,逃避警方的搜索。
在世界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舆论过度干扰案件侦查的情况,很多案子因此成为了悬案,不少凶手都借助舆论,成功躲过了追捕。
舆论对此案的影响确实有多个方面,警方在应对此类案件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经验,也没有采取与舆论正确的合作方式,这也是案子无法侦破的原因。
时至今日,泰诺毒胶囊的案子依旧是一件悬案,凶手始终没有被找到。
这起案件给强生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公司很快就成为了公众对付的对象。
大量的消费者放弃了强生的药品,强生公司在止痛药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减,很多人甚至都表示不会再购买此类的药品。
面对这种巨大的信任危机,强生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时期。
更要命的是,许多公司的竞争对手趁机发力,试图利用这场危机,夺走强生公司拥有的一切。
虽然强生公司恨透了这个投毒的人,但他们也必须要赶紧应对这场灾难。
公司总裁伯克第一时间就集合了多位高层人员,成立了危机处理委员会,强生公司随后的应对方式,成为了商界危机公关的经典案例。
首先公司投入巨大的成本,配合警方的调查,积极参与到对受害者家属的补偿中。
同时,通过召回大量的泰诺胶囊,公司稳住了很多消费者。
看到强生公司这么下血本去保护消费者安全,原本对公司产生怀疑的人们也开始转变态度。
随后,强生公司积极与媒体合作,他们直接公布了泰诺胶囊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细节,让公众能看到胶囊生产线的环节,证明公司没有在生产过程中投毒。
他们又开通了紧急热线,积极与公众沟通,每天都要应对无数的热线电话。
随着事情逐渐过去,强生公司再一次利用了媒体的力量,公司自然不会放弃泰诺这种黄金产品。
可这次的事件,给强生这些药品公司提了一个醒,他们必须要重视药品的包装。
强生召开了一场规模极大的新闻发布会,在这次全美直播中,他们展示了公司全新的泰诺包装。
公司放弃了原本的棉花封口,开始采用塑料等封口,还贴了专门的标志。
这样,若是药品一旦被打开过,就能留下痕迹,人们能及时看到这些痕迹,判断药品是否开封。
他们还投入重金设计,开发出了第一款防污染包装,这一系列的举动,让消费者再度对强生的产品有了信心。
为了重新夺回市场,强生又投入了数千万美元的资金,免费向消费者赠送新的包装胶囊。
经过这一连串的操作,强生成功赢回了此前的市场份额,而且又赢得了消费者的信心,使得公司的产品不断占据更多的份额,公司终于起死回生。
然而,这次危机中强生的成功操作,确实让公司转危为安,可有一件事还是令人感到疑惑。
对于当时的丑国,市场上的药品种类很多,类似这种好下手的药品数量肯定不少,为何凶手在作案的时候,只使用强生的泰诺胶囊呢?
如果说凶手只是想利用泰诺这种热卖的药物,方便自己作案的话,那么若是向不同药企生产的热卖药物投毒,不是更能误导警方的调查吗?
或许凶手这次无差别的投毒,原本就是冲着强生公司去的。
在引发泰诺危机后,凶手并没有继续作案,好像他已经实现了目的,没必要继续下手了。
那么警方在排查的过程中,是否调查过强生公司相关的关系,毕竟强生这样的公司,树敌应该不少。
可在此案的调查中,似乎没有看到警方有针对此类群体进行过调查。
案件的真相似乎永远都无法揭晓,但这起案件中诸多不寻常的地方,令人非常疑惑,或许真相早已揭晓,只是公众还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