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突袭梨香院,上演了一场香闺斗,完胜薛宝钗,待送走兄妹俩,薛宝钗闷闷不乐。对林黛玉搅了她的好事耿耿在怀,柔弱的林黛玉亮出了锋刀,激发了薛宝钗的斗志,一场双凤争巢的好戏正式登场了。
回头再说贾宝玉,林黛玉二人回到贾母处,知贾宝玉在薛姨妈那里吃了饭,又见贾宝玉喝了酒,便在一众丫环婆子堆里寻找李奶妈,没有看到人,贾母脸上不快。
幸亏李嬷嬷不在,宝贝孙子在外面喝酒,李奶妈有失职之罪啊!少不得要敲打她两句。
贾母问李奶妈哪去了,众人给她挡着,一个相好的嬷嬷回话,“我们一齐过来的,刚刚还在呢,怕是有什么事走开了吧?”
贾母嗯了一声,打发孙儿回房休息,不准他再出来。
贾宝玉本来心情不错,喝得晕晕乎乎,听见李嬷嬷三字,玻璃心碎了,想起了李嬷嬷不让她喝酒的情形来。他醉眼怪翻,瞪了多嘴婆子一眼,对奶奶说,“别问她!她比你老人家还受用呢,没有她我还能多活两日!”
贾母暗笑,宝贝孙子这是受了屈了,肯定是李嬷嬷尽职了,招惹了他,才有这等反映。公案明了,没她什么事了,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
贾宝走进自己屋里,见条案笔墨还在,看见晴雯出来,想起自己去宁府之前写字来着。笑着问道。:“我写的三个字呢?”
晴雯嗔怒”你是真醉还是装醉!一大早的叫我研墨,只写了三个字就跑,还问我三个字呢,”说着一指斗方,你写的字在那里挂着呢?害的我爬高上梯,两手都冻成了冰棍。今天你把这些墨写完,不然我不依你!”
晴雯和袭人是他的大房丫头,宝玉更喜晴雯,虽是主仆,情同兄妹,两人在一起毫无隔阂之感。
当下捉住晴雯的一双小手放入自己怀中温暖,一同欣赏贾宝玉的墨宝。
林黛玉来了,看见斗方上绛云轩三字,首夸贾宝玉的字写的好,央求贾宝玉也给她写个匾额。
贾宝玉从进门到现在没看见袭人的影子。便问袭人哪去了,晴雯朝玻璃窗那里呶呶嘴,见袭人拥着被窝睡觉呢?贾宝玉心里贱笑,被窝暖的早了,不知这货心里想到了什么?
雪茜捧茶过来,贾宝玉又想起一桩事来问晴雯,”我见宁府做的豆腐皮水饺好吃,知道你爱这一口,就说我喜欢,晚上还想吃,央求珍大婶送一份过来,你可吃了?”
晴雯笑道:“我哪里有这个口福,水饺送到时我刚刚吃过饭,就把水饺放到桌子上。不料李奶奶来了,看见水饺咽口水说是她孙子想吃水饺,把水饺给端走了。”
又是李嬷嬷,贾宝玉心情切换,恨声道”难怪她跑了,原来是惦记上晴雯的水饺了!罢!强似喂猪了!
那位问了,贾宝玉这是什么脑回路?不是小孩过家家吗?一点不错!率性而为的少年就是这副德性,爱你如火,恨你如刀。他的脑子不是用来考虑问题,而是为排解情绪提供支持。
书归正传。贾宝玉接过茶想递给林黛玉,林黛玉早就走了,自己尴尬不算,还引得两个小丫头羞他。
贾宝玉吃了半盏茶,眉头微蹙,又想起一件事来,问雪茜,“早上我让你泡的松雾茶呢?我说过那茶需泡三,西次才有味,现在喝刚刚好,怎么拿这种茶出来。”
雪茜笑道:“原是给你留着的,不是李奶奶过来了吗?问你从梨香院回来没,看见松雾茶说是她口渴,端起来喝了。”
又是李嬷嬷,贾宝玉柔情变戾气,善心化怒魔,啪的一下把茶杯摔在了雪茜身旁。吓得小雪茜脸色腊黄,茶叶,茶汁粘满了衣裙。
贾宝玉摔了茶杯还没泄火,恨声骂道,“你们把她当祖宗一样的供着,把她捧上了天,我不是吃了她几天的奶吗?又不是谁的亲娘,为什么给我脸子看,现在我又不吃奶了,为什么孝敬她,我这就去奶奶那里,把她撵走算了!
这边闹出来的动静惊动了贾母,过来问发什么了事情。在里间假装睡觉的袭人装不下去了,只得出来打圆场。“老祖宗,我刚才不小心打碎了茶碗,宝少爷正训人呢?”
贾母是个老人精,一眼就知道是宝贝孙子醉闹,亏了袭人这孩子了,她叹口气,两个小丫环架着她又回去了。
袭人方才把不醉装醉的贾宝玉拉进卧房,安抚他说“你要想清楚了,李嬷嬷是下人不假,你不能把她看作下人,所谓养育之恩大如天,你吃过她的奶,己经有了血水相溶,她视你作主子,心里边却把你当孩子,吃你的剩饭剩茶是乳母之情,你当珍惜才对,你若要执意撵她,有薄情寡义之嫌,传出去另人寒心,以后谁还敢伺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