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这个皇帝干什么。
这句是潜台词。
汉献帝说完了,又觉得不对,立即问了一句:“丞相是什么意思?”
辛毗站出来道:“陛下,丞相大人,觉得孙权的确有功,可以加九锡。”
汉献帝一听就明白了,他可不傻。
这哪里是孙权要加九锡,分明是袁熙自己想这么干。
很奇怪,今儿朝堂上很安静,平常那几个口口声声为大汉朝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大臣都变成了哑巴。
似乎嘴巴被缝上了。
杨彪的嘴一个劲的颤抖,一张脸憋得通红,一副尿急又不好意思说出来的样子。
黄琬须发皆长,向旁迈了半步,汉献帝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爱卿,快说,快说。
黄琬心想豁出去了。
突然,执金吾审荣在贾诩身后咳嗽了一声。
声音虽轻,传入黄琬耳中,却像万千根银针,刺得他全身都疼。
黄琬犹豫了一下。
贾诩又道:“孙氏一门三代忠良,皆为公卿。其父孙坚曾经在讨伐逆贼董卓的时候,立下大功。其兄孙策也是——
也是为国捐躯——”朝臣中一片骚动,扯淡!
谁不知道孙策是被刺客杀死的。
为国捐躯,睁着眼说瞎话。
贾诩觉得脸上有点发烧,给孙权争取王位,这理由还真不太充分。
他接着道:“孙权这次又收服了岭南,封他为吴王,让他镇守江东,也是可以的。”
汉献帝哭丧着脸问道:“难道诸位爱卿都是这样想的吗?”
其实诸位爱卿,都知道贾诩在放屁。
可是没人敢站出来说。
汉献帝看了看伏完,伏完装看不见,低着头咳嗽,似乎是得了咽炎。
他又看杨彪,杨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在练功。
黄琬也老实了,满面羞惭的站在原地挖鼻孔。
汉献帝心中叹息,这三位看来也是同意的。
他可不知道,三位大人的家,被铁甲武士包围了。
。稍有不慎,就会全家死光。
汉献帝生气,关切的问伏完:“国仗,你的嗓子不舒服?”
伏完全身一抖,慌慌张张,又惭愧:“陛下,臣有些伤风了,不碍的。”
汉献帝嗯了一声:“贾诩大人说的话,国仗也赞成。”
伏完气的全身如筛糠,心说,我日袁熙八辈祖宗,老子才不赞成呢。
可是,没办法;“赞成,赞成。”
汉献帝像个泄气的皮球,肩膀一下子塌了,
有气无力:“好,那就照着奏折上的意思下旨吧。退潮——退潮——退潮——”
一连三声,拂袖而去。
孙权递上奏折,本来没抱多大的希望。
谁想到美梦竟然轻易成真,高兴的他一直问身边的周瑜:“公瑾,你去看看那圣旨是真的吗?别再是假冒的。”
周瑜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真的,千真万确。”
孙权嘿嘿的笑道:“原来当王爷这么容易,我还不如要几年上奏折呢!”
周瑜脸色一凝;“主公,这件事没这么简单,我觉得有些蹊跷——”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整个大汉朝掀起了一股申请加九锡的热潮。
公孙康、刘琮、曹操都派人送奏折到洛阳,申请为王。
还有很多的刺史、太守也写了。
听说连刘备也要求加九锡。
最可气的合肥新野县令薛悌也写了一封奏折,申请做新野王,还要求立太子,建宗庙。
差点把汉献帝的肚子给气炸了。
这薛悌王八蛋纯粹出来搅局,老子要不收拾他,就不姓袁。
这些奏折当然被一一驳回,并且严加训斥。
刘备等人自然不服,奏折仍然是一道道的上。
直到最后到洛阳的三名使者被昌豨拉出去砍了,这场风波才渐渐的平稳下来。
大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二月。
刚刚当上蜀王的刘璋,抽掉了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