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每晚一个核故事 > 第307章 王安石的底稿

第307章 王安石的底稿

了,快了。”李恢道:“拿下成都不在话下。”

李恢流着泪,肯定的说。

“先生有何妙计?”我急切的问。

李恢用宽大的袖子,擦了眼泪,

忍着两腮的肿痛,激动道:“丞相,其实在下也没有什么妙计,其实在下是刘璋派来诈降的。我这就回去,劝刘璋归降丞相。丞相随后可以派使者进城。”

“好,先生能够立功,日后受爵必在众人之上。”

李恢苦笑道:“在下不求富贵,只是希望丞相能够顺利变法,造福苍生,让李恢死了,也甘心情愿。”

我心中暗笑,李恢这种腐儒,就要用这种爱国爱民的方式去感动。

其实,真要变法,老子还真不会。

李恢要走,被我拉住了;“德昂先生,成都是否有个叫做谯周的太史?”

李恢一愣:“丞相怎么知道,此人很得刘璋宠幸。”

妥了,有谯周在就好办了。

这老小子,酷爱投降,每次还都说的头头是道,

什么天道,天子气,一张嘴就是长篇大论,

和管辂不相上下,齐名当世,也是妖言惑众、唯恐天下不乱的主。

好比慕容复和乔峰,应该叫做,

‘南谯周北管辂’

李恢一出门,郭嘉道:“丞相可亲自到城下去劝降,以示诚意。”

我心想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刘备还在虎视眈眈呢。

“好吧,拨十万大军,明日开往成都。”

两年成邑,三年成都。

古蜀国开明王九世从郫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杜鹃城,迁到成都定都。

成都是益州附近最大的平原,秦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上游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呈扇形展开在广阔的平原上,使得成都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就算是前些年大饥馑时期,刘璋的日子过得也是悠哉游哉,没受到丝毫的影响。

由于二三十年来,刘焉、刘璋父子,没有过多的参与中原诸侯的争霸,而是闭关锁国以自守,成都迅速的发展成为汉朝数一数二的大城。

据张松的介绍,成都至少有居民四十万户,超过了邺城十万。

堪称大汉第一城。

当然这是洛阳、长安焚毁之后的事情了。

就在各路诸侯,嘲笑刘璋自守之贼,胸无大志,忙着马踏天下、逐鹿中原的时候。

益州的经济,主导了整个大汉。

成都人发明了第一台脚踏织布机,并且织出了大汉朝最为精美的丝绸——

蜀锦。刘璋手下的文官各个都是挣钱的高手,他们在临邛山上炼制盐铁,并且把阆中漆器品和秦岭的茶叶,销售到全国。

这么说吧,刘璋要是想和曹操较劲,不让茶叶出口,曹操会喝白开水。

刘璋够蠢的,不然,单是卡死盐铁不出口,就能让诸侯们对他俯首帖耳、恭恭敬敬了。

他甚至可以像美国人一样,给地处偏僻的马腾韩遂来个经济制裁,保管两人狼狈不堪。

诸葛亮和姜维后来的十五次大举北伐,身后所依托的就是天府之国的强大经济实力。

成都城墙创建于开明王九世,后经秦惠王之子通国三次加固。

刘邦夺取天下,此地更加成了战略要地。

光武之后,羌人势力做大,成都变成了长安外围的屏藩,是重要的防御体系。

所以朝廷一再拨款,对于城墙扩建、加固、升高一天都没停止过。

逐渐形成了一座无敌坚城的模样。

古城平面呈正方形,南北几千丈,东西更加宽阔。

城墙高十丈,是我平生所见最高的城墙。

城基砌条十八层,基宽有三十米,顶宽六丈。

墙体为外条砖内毛石,外设垛口,内设女墙,中填夯土。

墙顶设海墁砖

一层水口。城墙四角设敌台。

城设4门。东曰春和,西曰永宁,南曰延辉,北曰威远。门座通长四丈,宽两丈。

四门均建城楼,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

城门外有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