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的母亲在他很早的时候就离世了,母亲离世前,给他的最后一句话便是,“你是皇上的长子,你身上有很重的责任,你要做一个能够替皇上担当一切的皇子。”
大皇子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责任,担当,这些是什么意思?
可是,他能够明白的,只是,自己是父皇的长子。
包括后面,他身边的嬷嬷,太监们,都这么说,他是父皇的长子,他是最尊贵的皇子。
父皇之前也是对他多加看重,会着重查看他的学业,他学业很好的,宫中的师父都夸他,说他的功课很厉害。
父皇听了这些很高兴,于是便又教了他更多东西,可是,大皇子惊慌的发现,父皇教他的东西,和那些师父们教的都不一样。
父皇教的东西,让他脑子只剩一团浆糊,什么都不知道。
在面对父皇有些失望的眼神时,大皇子心中很害怕,他害怕这种眼神。
这种眼神好像在透过他看穿他的灵魂。
他无所遁形,没办法逃跑,却也没办法改变。
因为这些东西,哪怕他枯坐着想了一夜,也没法搞懂。
嬷嬷和太监们劝他,以后这些东西,都是大臣来想办法,他可以不需要懂这些的,就像是他驱使宫人一样,他不需要知道自己爱吃的桂花糕怎么做,他也不需要知道衣服怎么浆洗,他只需要下个命令,所有的东西都会摆在他的面前。
包括那些奏折上的事情,只要他下个命令,他手下的人都会妥帖的办好,只要,他是皇上。
大皇子想,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皇上,那便成为一个足够正统的皇上吧。
因为,他能骄傲的,也仅仅只是,父皇的长子这么一个身份,若是,成为父皇的嫡子,那么,他的身份不是既尊贵又正统?
于是,大皇子将目光放在了新立的皇后身上。
他对皇后的印象一向很好,因为她一直都是很温柔,很善良的一个女人。
他曾见过,皇后因为一个宫女被掌掴而红了眼眶,他也曾见过,皇后会替犯错了的太监求情。
大皇子觉得,若是自己对皇后友好一些,多和皇后交心,皇后一定会心软,决定收养他,让他成为皇后的孩子。
到时候,他便可以成为一个正统的皇储了。
而且,这样的话,父皇应该也会对他再次抱起希望,不会再用那种失望的目光来注视着他了。
毕竟,父皇现在的母亲,以前也只是个贵妃而已。
就算是父皇的亲生母亲,以前也没有做过皇后。
所以,按照这点,父皇以前还不如他呢。
毕竟,父皇也不是长子啊!
大皇子觉得,自己批奏折处理国事虽然没有父皇厉害,但是其他地方比得上父皇也是可以的。
然而,后面的一切,都没有照大皇子预料的发展。
皇后对他的确很好,见着他都是笑眯眯的,还经常拿好吃的东西给他吃。
甚至于,后面皇后替他处罚了几个不长眼的奴才,还亲自拨了几个奴才给他。
这种事情,可是其他的皇子皇女都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而且,大皇子之前被皇帝责骂,也是皇后亲自去勤政殿求得情。
不然,那次大皇子怕是会被皇帝打板子。
皇帝处罚的板子,没有十天半个月都下不了床。
那次过后,大皇子对于皇后的印象更加好了。
并且,大皇子以为皇后就要接受他了,于是打算和皇后商量,让皇后收养他的事情,然而,还没等他说,父皇就过来他的住所。
大皇子受宠若惊,这种事情,以前还从未有过,可是父皇竟然亲自来了,而且还问他这几日有没有难过啊,过的好不好啊,吃的好不好啊这些事。
然而,很快,父皇便从他的住所里,发现了一件龙袍。
而且,这件龙袍还不是太子所有,而是皇帝的龙袍。
大皇子说不清父皇当时看他的眼神,好像其实父皇没有多生气,只是父皇又表现得很生气,直接就将他赶去了北地,表示以后除了年节就不要回来了。
大皇子那个时候虽然难过,但是倒也没多害怕。
因为,他的直觉告诉他,父皇其实并没有生气。
虽然,大皇子承认自己蠢,但是,他也明白,若是父皇真的生气了,就不会下令让自己监国了。
可是,大皇子心中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