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再见面的时候,大家都是互相不熟悉的样子,泽孟云依旧记不住陈杨越,她还在苟第一。对她而言,所有和成绩无关的事情,都是过客,都是浮云,都是不能吸引视线的冷面包。
所以当她发现陈杨越数学成绩和自己不相上下时,小学的告白突然就进了脑子,对这人的印象从活泼的同学变成了可能数学和我抢第一的人。
然后过不久,陈杨越又表白了。
不一样的是,不是更小的时候那种我告诉你我喜欢你,只是单纯的告诉你,并不要求对方的回应,更不会要求对方的答复跟自己一样,也自然不会要求要在一起的后续。
现在的他是有要求的,有付出了想要收获回报的欲望。
于是泽孟云的每一次拒绝对他来说都是难受且不理解的,根本接受不了不喜欢你这个直接但苍白的解释,还想要探索一下为什么不喜欢。
显然陈杨越只是想要‘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的答复,不是这句话都是不想听到的。而泽孟云满脑子都是我得考个第一,根本不在乎拒绝后会不会有什么连锁反应。
对于单纯且没有相似感情引导的青春期的人来说,爱情有时候像是催命符。本来就不成熟,没有分寸,没有定力,没有眼界的人,更容易迷失其中。有时候冷静的大人尚且走不出来,更何况一腔热血的少年。
泽孟云是有更热爱的事业的少女,所以当陈杨越宣布陈倩是他女朋友的时候,她甚至是松了口气的,有一种终于结束了的解脱感。
二十七八的泽孟云明白当时不是不喜欢,只是没有爱学习那么程度深,她不能两者兼顾,所以感情是可以放弃的。可能会反噬,就看会不会后悔选择了的美化没有选择的。
但是十四五岁的泽孟云不明白,以为总算结束了这场闹剧。
陈杨越主要的目的虽然没有达成,但支线谈情说爱的福利收着也无妨。他说他等着泽孟云回心转意,但是却从来没有过空窗期。
虽然大家高中各奔东西,偶尔三三两两聚会的时候,还是会有零零碎碎的消息。总有八卦且爱看热闹的同学朋友询问泽孟云的感情状况,再听到还是单身的答案后,给她透露一点陈杨越的感情生活的最新进展。
泽孟云左耳进右耳出,嗯嗯啊啊地敷衍,一种关我屁事的平易近人。
给当事人的防备工作是很到位的,但也没挡住偶尔一两个陌生的女生打的电话,运气好的时候被问一些有的没的关于陈杨越的事情,虽然她也不清楚,但还是本着礼貌尊重的态度敷衍了事;运气不好的时候就是毫无说话的机会,被骂完之后立马挂掉。
所以感受不到所谓的爱意是情有可原的,没有青春肆意的感情给人的悸动,全特么是糟心的非主流剧情。泽孟云觉得要是真的能喜欢上就见鬼了。你就只是大胆地告诉全世界你喜欢我,然后让所有人都来强迫我喜欢你。
不美好的感情像是人生道路上不小心踩上的一坨大便,清理得再干净,也不免时不时会闻着点恶臭。
泽孟云一直以来过得太顺利了,也可能是她钝感力太强以为自己过得很顺了,所以大学选错专业、退学复读、再高考发挥失常对于她来说,是一道道能给跌得头破血流的坎。
内心里是不能接受失败的自己的,表面上却要装作看开的样子。毕竟在众多人心中,还是个十分优秀的人。
但就是为了维持这个优秀的人设,怕自己是仲永,给自己强加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行动上却开始摆烂,破罐子破摔。
进入大学后,泽孟云学业上有心无力,和陈杨越藕断丝连、暧昧不清的感情让她更觉得糟糕。哪怕以前是不懂,没有拒绝到位,可现在已经三番五次很明确地说了不喜欢了,为什么还是摆脱不了纠缠?
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泽孟云想到了一个办法。
给陈杨越发了一条短信:要不要在一起。
料想他也没有这么快回消息,泽孟云又去看了会儿,自暴自弃地很彻底。对学业没有规划,对未来没有打算。好像现下能走进度的只有感情这一件事。
几天后,泽孟云得到了她预料之中的回复。意料之外的是,从此以后她和陈杨越的暧昧就是名正言顺的了,她得全盘接受,得有所回应,得演得逼真。
如果明白确定关系的前奏就是暧昧,泽孟云也许能对陈杨越生出些许感情,但是她不能接受,所以整件事情的走向就很着迷。
之前在两人接触不多的几年里,泽孟云只是不讨厌这个人,但陈杨越太着急要确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