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几天,大概是近几年来唯一一次双方下场的冷战。
陈杨越生气肯定有他的理由,毕竟泽孟云就没有给过他温馨快乐的约会。
但不一样的是,冷战的结束,是陈杨越第一次说要谈一谈。
泽孟云觉得除了说分手,也没什么是必要讲的。都是多说多错罢了。
结果一见到陈杨越,准备好的说辞就卡在了半截。
就像有一次陈杨越当面表白,泽孟云已经拒绝了,他还是把要送的奶茶放在了花园的石桌上。结果奶茶被风吹倒了,本来就该泽孟云负责的卫生区,简直敢怒不敢言,于是捡起空杯子扔进了垃圾桶。刚好陈杨越只看到了这一幕,气得要死,便在教室门口等着泽孟云的解释。
当时泽孟云不知从何说起,并且觉得没必要。
就像当下,不知道要怎么开场。
陈杨越可能也没想好要谈什么,于是也什么都不说。
还好是在公园里坐着,不然这么一两个小时,互相不搭理对方的情侣还是挺引人注意的。
泽孟云看看时间,开口:“我们分了吧。”
本来端坐着不知道在看什么想什么的陈杨越一把抓住她的手,拒绝道:“我不。”
泽孟云说:“你不有什么用呢?退一步讲,你能感觉到我喜欢你吗?”
陈杨越一愣,抓着泽孟云的手紧了一些,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避重就轻地说:“我知道我们相处得不好,你说,我改。”
“你不需要改,你挺好的。”泽孟云已经听不进去任何话了,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任务终于要完成的解脱感,决绝地说,“我不喜欢你,我说过很多次了。”
陈杨越:“不管怎样都可以,我不会分手的。”
泽孟云:“我想分。”
话说出口后,泽孟云感觉轻松多了。
之后两人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泽孟云试着挣脱陈杨越的桎梏,没成功,只好别扭地看了点表,下了最后的总结:“就这样吧,我回去了。”
说着起身,趁着陈杨越顺着惯性站起来放松的空档,挣开了他的手。
刚走出两步,听见陈杨越说:“你是不是喜欢上其他人了?”
“呵,你就这么看我。”泽孟云挑挑眉,“也行。”
送泽孟云回家的路上,两人还是和以往一样的沉默,只是在最后说了再见。
几天后,陈杨越给泽孟云发消息,说要重新追她,问能不能给个机会。
还来?泽孟云刚体会着任务完成的成就感,还没有感受到相处了这么久的人离开自己的不适应,果断地回复:不要发消息了,互删吧。
然后毫不犹豫地点了删除。
回学校后的前两周,泽孟云以为自己算完成了一件大事,面对的局势应该会有好转。于是信心百倍地去准备自己在校的最后一学年的学业和生活。
结果新学期开学当头,胡玲就给她拉了一坨大的。
起因是开学前胡玲跟郭清说挂科的拿不到助学金,但挂科的她自己却去填了表盖了章,后来又借着自己跟同学的关系比较好,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助学金等级从最低提到了最高。
泽孟云从没想过要自己身边的朋友是以这样的角色存在的。虽然这个心机没有耍在自己身上,自己除了没有得到更高的助学金之外也没有多余的损失,并且就算没有她这样做,自己也不一定能提档。但还是不能接受她这样的做法。这是自己在最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那一年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啊。
所以那些大家一起摆烂的说辞,那些破罐子破摔自我调侃的话,是真的觉得泽孟云和郭清是两个不值得鼓励的废物才说出来的吧。
毕竟后来泽孟云偶然在奖学金获得名单上多看一眼,不小心瞧见了胡玲的名字。然后她多留了个心眼翻了翻以前的名单,意外又不出意外的,都有胡玲。
真是个笑话。
泽孟云怕自己成为一个只会嫉妒别人的人,开始新一轮的自我反思,发现的确没办法和解。朋友之间,为什么首先想的是落井下石呢?
这些发现,只是泽孟云在意的,她也没法告诉别人,甚至是郭清。毕竟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胡玲都不应该为了她的颓废和不上进负主要责任,或者是次要责任。
她只是催化剂。甚至更微不足道的存在。
但不可否认,她也可以是诱因。
郭清的那件事,泽孟云浅浅提了一下,结果她根本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