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予取予携 > 第20章 两种悲剧

第20章 两种悲剧

泽孟云一五一十地给王梓珊分析了彭若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失态。

说完自己也觉得好笑。总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的时候,才会异常清醒。

果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泽孟云回到学校后开始想好好学习,于是主动背单词,报考研班,出寝室门自习。

如果能坚持住,理想状态下是会越来越好的。

但泽孟云并没有抵住躺平摆烂的诱惑,也忘了坚持就是胜利虽然朴素,但是真理。

选实习基地的时候,泽孟云发现自己的绩点不上不下的,按照班级平均绩点去选的话还算是有优势的,自己单干,也不一定不好,但泽孟云不敢。

当真是不利的局面,都是当事者能力不足造成的。

后来,泽孟云跟着自己班的多数人去了一个超级严格的医院实习,即便有考研的打算,也没有时间看书。

那时候实习医生还没有周末可言,带教老师因为人手不够,就会逮着她们薅羊毛,打着要多在临床锻炼的幌子,没完没了地压榨她们。没有工资不说,也没有休息时间。

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是躺着休息,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是吐槽自己的带教,吐槽患者,吐槽医院,吐槽学校,吐槽整个医疗制度。

哪怕明知道没有什么用。

偶尔运气好能稍微闲下来一个下午,也更愿意跟着寝室里以胡玲为代表的伙伴们怨天怨地,而不是抓紧时间能看多少算多少。

所以就是这个时候,学会了凡事不先解决,先抱怨的吗?

倒是过得比原来的寝室开心。

所以考研失败成了定数。

泽孟云差两分过国家线也像是嘲讽她又不抓住机会。

但就是因为闲暇之余才能看书都可以考成这样,虽然算不上多好,但给了泽孟云信心,总觉得自己要是有更充足的时间复习,一定能有更好的成绩。

忘了雄心壮志是一回事,落实是另一回事。

泽孟云后来回想当初,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成分,理论上什么都知道,但是都做不到,一遍遍后悔,一遍遍反思,一遍遍重蹈覆辙。

因为从毕业到去规培的那段大好时光,泽孟云找了个当时能说服自己的理由给浪费了。别人都在为二战殚精竭虑的时候,她每天在家晒太阳,做自己喜欢的手工,反正是一点正事都不做。

后来去进入了规培,又开始了自己的极限考研。一面要学习临床上的知识,一面要看考研的课程,要上手术,还要变着法儿地安慰自己。

每一件事都不简单,要花大量的时间跟精力。于是单纯地专心致志地备考就很难办到,因为随时有变数。

总算还是坚持到了考试,在等成绩期间,又开始准备执业医师考试。

规培这一年,缘分使胡玲和泽孟云聚到了一个医院,于是顺理成章成了合租的室友。在她的影响下,泽孟云一边抱怨自己整天都在抱怨,一边跟着她坐在沙发上吐槽得飞起。

但有的人一面不满现状,把身边的人和事说得很不堪,一面回寝室就埋头苦读;而有的人沉湎于自己不得志的郁郁情绪,停滞不前。

胡玲是前者,所以她顺利上岸。

泽孟云记吃不记打,永远相信别人的剖白是一颗真心。

直到吃一次亏,才会幡然醒悟。

这次的亏便是复试没通过。理论上和胡玲关系不大,虽然实际上影响不小。因为胡玲自己疯狂看书的期间劝焦虑的泽孟云:反正大家都考不上,看书更焦虑还不如不看。还不如认真准备执医技能考试,等执医理论考完之后,再战一年可能更有性价比。

泽孟云和她报的不是一个学校,应该是没有所谓的竞争压力,自己估分的时候以为上不了第一志愿便没有准备复试,结果那年大降分,最后擦线进了复试名单。学校复试时间很早,就算要准备也不太来得及。

倒是也不应该把这个帐也算她头上。泽孟云明白导致最后不好的结果是自己的问题,不过是觉得这样的朋友有些可怕,和不必要相交。

但这个教训好歹有点作用,在准备执医考试的那段时间,泽孟云再没有跟胡玲一起聊过天了。

焦虑是真的减轻了不少,这更让泽孟云坚信不能相信胡玲。

胡玲离开之后,泽孟云也选择了搬回医院分的寝室。本来规培生就是没有生活可言的牛马,泽孟云还要抽时间看书考证,考完证还要继续完成自己考研的执念,累得没有时间反思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