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宛城重生,我助皇叔定江山 > 第1章 庄周梦蝶虚实梦

第1章 庄周梦蝶虚实梦

一片抑扬顿挫的丝竹之声中,昏昏沉沉的公孙默在恍惚中睁开双眼,眼前古色古香的大厅看的他呆若木鸡,只是在宿舍看书看困了打了个盹,一觉醒来却和穿越虫洞一样,到了这么个不知春秋几何的年代,公孙默作为不折不扣的文科生,纵然不能说学富五车,但对各种历史典故也算了然于胸,但没头没脑的夯到了这个不知所云的境地,简直就和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手足无措。

要说这是梦境,这也太栩栩如生了吧,平时做春梦咋没有这种身临其境的体感。

“文和莫不是不胜酒力,大宴之上,何故如此惶惶之相?”

正当公孙默愣怔的一头雾水时,坐在宴席高位主座的一个五短身材的红缎男子似笑非笑的调侃了自己一句,不过公孙默却并没有在意对方意味深长的揶揄,反倒是 “文和”这个称谓激起了公孙默一身的鸡皮疙瘩。

对三国历史情有独钟的公孙默,对这个称呼可不陌生。就像玄德之于刘备、孟德之于曹操的表字组合一般,这个文和正是演义中所谓的“曹魏四谋士”之一,贾诩的表字。

难道阴差阳错之间,自己借壳寄生到了贾诩的肉身里?

和王佐之才荀彧以及羽扇纶巾的诸葛亮相比,不显山不露水的贾诩名气上虽然逊色三分,倒是其一手炮制的宛城之战为后世津津乐道,不但让奸雄曹操灰头土脸吃了个瘪,还让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古之恶来”典韦悉数报销,以至于不少口齿轻薄之人戏称,丞相在宛城是一炮害三贤。

理清了这层头绪,目下的一团乱麻也就捋出了线头,眼下这觥筹交错的场景,岂不是宛城之战前的接风晚宴,主座上居高临下的那位顽主想必是曹操无疑,至于他身边那个如天尊般伟岸的魁梧汉子,不是大老粗典韦又是何人。

“司空大人,文和先生素来不善杜康之道,今日小酌几杯,恍惚之象还请大人莫要见怪。”

公孙默循声看去,坐在左手边的一个胡服八尺高的胡服汉子,起身冲着曹操一拱手替自己解围,十有八九就是宛城之战的主角张绣,而他称呼曹操为司空也确实没错,此时还只是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的顶戴花翎还是三公之一的司空,所谓的丞相云云,那是十年后的赤壁之战的后话了。

果然,只见曹操爽朗的一笑:“张将军说笑了,文和出生西凉,久闻胡酒凛冽,今日当不醉不归。”

曹操这是要灌老子酒?

公孙默在现实里是滴酒不沾,属于饭局之前吃头孢躲酒的德行,当然不会惯着曹操,当即反唇相讥:“在下不胜酒力,倒是对行酒辞赋之道略通一二,若是司空大人有此雅兴,不妨以文助兴以娱暇情。”

公孙默这话一出口,旁边的张绣脸色瞬间面如死灰,商场如战场,酒场亦是这般。这酒局名为张绣为曹操接风,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压根就是受降仪式,曹操为尊张绣为卑,看张绣敬酒那唯唯诺诺的孙子样,就知道这场面谁是捧哏了。

而公孙默借壳的贾诩作为张绣下属,不但公然拒绝曹操劝酒,还主动和曹操行酒作诗,无异于领导夹菜我转桌,领导听牌我自摸,不亚于战国渑池之盟时蔺相如让秦王击缶,当真是当众打脸。

一片窒息的氛围之中,曹操却是爽朗的哈哈大笑:“快哉快哉,文和既有此心,吾当成人之美。”

若是换成其他人主,面对公孙默这等失礼之举,保不齐大发雷霆,但偏巧曹操自己就是舞文弄墨之辈,曹操曹植曹丕一门三曹的文学造诣,几乎不输北宋三苏,曹操本人的《短歌行》《观沧海》等作品,更是流芳百世的脍炙绝句,公孙默文斗的提议,显然是挠到了曹操的痒处。

“既然如此,我曹孟德便作砖石引玉了。”

“愿睹丞相文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不出公孙默所料,曹操拿出手的果然是脍炙人口的《短歌行》,从时间节点上来说,历史上的《短歌行》问世于赤壁之战前夕,彼时的曹操刚刚鲸吞荆襄,即将叩关江东,意气风发之下创造了五言绝律《短歌行》。

当然,对于文人而言,灵感这种东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此时在宛城受降的曹操又何尝不是踌躇满志,酒酣之余会脱口而出《短歌行》也不足为奇。

曹操一语落地,陪座的曹昂以及曹安民便是一阵雀跃喝彩,同时幸灾乐祸的看着公孙默,等着看他的洋相。

平心而论,公孙默对曹操的文学造诣确实佩服的五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