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成立后,早就对徐州垂涎三尺的曹操,必然不可能承认刘备已经坐实的徐州牧头衔,出于安抚人心的考虑,象征性的授予了刘备镇东将军的军职,以及宜城亭侯的侯爵头衔。
“文和先生所言极是,若我为一州之主,面对此等不自量力之请,想必也是置之不理。”
“在下有一拙策,还望公祐斟酌。”
“愿闻其详。”
“眼下小沛四面楚歌,西南有袁术虎视眈眈,东侧下邳吕布芒刺在背。更有甚者,眼下曹操在宛城铩羽,下一步必将调转兵锋廓清徐豫一线,公祐以为然否?”
“然也。”
“为刘将军计,为阁下计,愚以为小沛徐州已非久留之地,若刘将军心存兴汉之志,徐州不可枯守。否则定然难挡曹操兵锋雷霆一击。”
公孙默的说辞当然有小九九,但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按照历史的走势,刘备在徐州确实是个过手财神,虽然前后曾经数次入主徐州,但最终还是在官渡之战前夕被曹操彻底撵跑,就此无缘徐州,而且要不是刘备跑得快,衣冠诏时刘备可能就和董承一块人头落地了,哪儿还有后面三分天下的下文。
“徐州却是累卵之境,依文和所见,刘将军当往何处落脚?”
“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