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宛城重生,我助皇叔定江山 > 第19章 北遁险象跌宕起

第19章 北遁险象跌宕起

出了门后,刘琦站住脚步和公孙默魏延作别:“此行凶险,诸位珍重。”

“公子后会有期。”

“文长,敢问为何不骑马出行?”公孙默注意到一行十余人只是人人挎了个包裹。

“文和兄有所不知,襄阳城遍布眼线,十余人骑马太过招摇,更何况出城便要渡汉水,马匹也过不去,镖局常年走马,对岸早就安置好马匹了,过河再上鞍。”

好在镖局离北门不远,出了城池来到了襄阳城外的渡口。渡口前满满当当的排起了长龙,公孙默一行十余人在后面排队等候摆渡。

等候过河时,心细如发的魏延留了个心眼,船家的渡船每次只能摆渡二十人,为了保证一行人能同乘一条船,魏延排队时把后面几个人让到了前面,保证自己排在队首,等待下一艘船。

下船到达北岸后,魏延和公孙默一起到北岸寄存的马厩,公孙默伍复的马匹在这寄放了一天,看样子被照料的不错,而魏延显然是认识马夫,马夫一看魏延,便心领神会的把他们领到了另一间马厩里,没一会儿十几个人便是人手牵着一匹马。

上了马后,大家不疾不徐的小碎步走马,这块地势还比较崎岖,而且渡口人来人往,马匹也跑不起来。

“文长,此行危机四伏,你都不问问是何人要行刺我吗?”

“若事事都瞻前顾后非要问个原委,世间哪儿还当得一个义字,公子对我有没齿之恩,既然把你托付给我,自当竭力护得先生周全。”

魏延在后世的口碑一直相当不堪,演义中诸葛亮对他的脑后反骨一说,更是深入人心。但眼下一番攀谈,却让公孙默对魏延两肋插刀的仗义刮目相看,哪里是历史上首鼠两端的小人。

等一行人走开了去,官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回头看去,偌大的樊城都变成了一个隐约的轮廓。

“起。”随着魏延的一声吆喝,骑士们纷纷呼喝起来,两腿一夹马匹便开始提速,只可惜公孙默骑术实在不精,原本处于队伍中间的他骑着骑着就往后掉了,骑士们只能时不时勒马等他。

“停。”到了一座山坳入口时,魏延抬手止住大家。

“往这下去便是一道一线天峡谷,各位打起精神来,若有贼人埋伏,十有八九便会在此峡谷狙击我等。”

“诺。”

公孙默看了看这逼仄的川谷,这里确实是埋伏的绝佳选择,两岸山脉高耸入云,中间只有一条十几丈宽的隘道,熟读历史的公孙默,不禁想起了庞涓身死的马陵道之战。

别过会儿前面挡着棵树,上面写个贾文和死于此树下。

进入峡谷后,路上石块嶙峋,马匹不能走的太快,只能在平坦处稍稍提速。走到最窄的一截喇叭口处,突然一阵阴风刮来,两边山坡的树木传来一阵淅淅索索的动静。

“有弓手,马匹列圆,护住先生。”魏延突兀喊道

公孙默还没来的及反应,想看看到底哪儿有弓箭手,从两侧山坡上传来一阵凄厉的破空之声,好在刚刚魏延一声吆喝,骑士们已经围成圈把公孙默伍复护在中间,纷纷掏出环首刀拨开箭雨,饶是如此,还是有两名骑士猝不及防被射中掉马,虽然还有一口气,但已断无生还可能。

“冲过去。”魏延就和没看到坠马的人一样大声叫道,公孙默虽然未曾战阵搏杀,但起码的军事常识还是知道的,对方算计自己这十来个人,山坡上也不会漫山遍野埋伏大队人马,无非是通过第一波箭雨出其不意的杀伤,弓箭的有效射程不过一百来步,只要能冲出对方的射程范围,至少不会成为活靶子。

当然,对方也不会没有后手。

冲出两百多米后,果然箭雨稀稀拉拉的下来,还不待魏延等人喘气,只见前面一阵烟尘扰动,从山坡上冲下来了黑衣骑士堵住了公孙默的去路,公孙默扫了一眼,人数大概有五六十个,虽然不多,但依旧是降维打击。

“兄弟们,养士千日用士一时,今日就是我等捐躯之时。”那个被魏延喊作“老二”的刀疤脸举起兵器,两腿一夹便带头催马向对方冲去,剩下的骑士也跟着冲向敌阵,这七八个人虽然人数不多,但赴死之相当真让人动容,魏延却是没冲上去,留在公孙默身边护住了两人。

由于从襄阳出发时为了掩人耳目,所有人都没有携带长兵,只是佩戴了环首刀和腰间的一把腰刀搏杀,而那刀疤脸汉子则非比寻常,抄起一张短弓开始张弓发矢。

在这里需知一点,东汉末年马镫还没传入中原,马镫对于骑兵而言,绝对是划时代的发明。因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