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校武场上都是一片死寂,静谧的唯闻两匹马的响鼻走踏之声,谁都没想到最后居然会是这么个不相上下的局面。
“好,两位将军过招跌宕起伏,当真让我等开眼。”刘备一边起身一边鼓掌叫好,公孙默和张飞孙乾等人也和大梦方醒一般回过神来不住喝彩。
“关将军武艺过人,在下侥幸没被挑落马下,给各位献丑了。”
“魏将军过谦了,能和我关羽在马上如此相持平手,魏将军当真了得。”
关羽言语中显然还有些忿忿不平之意,毕竟在他看来魏延这等人物,那还不是砍瓜切菜,没想到最后只是堪堪一个平局,当然是心有戚戚不甘之意。
“文和,都说荆人长文弱武,在我看来这真是世人一家之言不足采信,张将军麾下的一个帐下督都有这等身手,真是藏龙卧虎啊。”
“岂敢岂敢,实不相瞒,我与魏将军乃莫逆之交,在下数次遭危都逢魏将军援手,才能化险为夷,身手却是不凡。关将军万夫不当之勇,若不是其手下留情,恐怕魏将军也当不的几个来回。”
对于公孙默而言,平局无疑是最好的结果,魏延要是被揍的落花流水,那刘备关羽更不会把张绣刘琦放在眼里。如果魏延击败关羽(虽然不太可能),以关羽这性格,让他当众难堪,以后这梁子指不定二爷得怎么发作,最好的结果就是魏延以微弱的劣势败下阵来,不过五五开这个局面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两边面子里子都有了,何乐而不为。
“文和不必过谦,荆州如此悍战,我小沛入局也最多是锦上添花了,日后两军合力,还望文和多多关照,来人。”最后两个字刘备显然不是对公孙默说的。
只见演武台下的一个士兵捧来了一个托盘,上面摆的是两份红皮帛册,想来是双方要签订的盟约底本。
公孙默拿起面前的那份盟约,打开看了看,里面无非是些例行公事的陈词滥调漂亮话,公孙默也知道,这签字只是走一过场,象征着刘备的入伙而已,日后进兵的诸多细节,还有的慢慢磨嘴皮子。
公孙默拿起毛笔,在两份和约上分别签上了贾诩的名字,刘备的字也不知道是不是师从老师卢植的狂草,写的那叫一个龙飞凤舞,双方签署完毕后各自收下一份作为副本留存。
直到此时,公孙默心里的这块石头才算是落了地,事情算是入轨了。
与刘备作别后,孙乾找来了一辆马车将公孙默和魏延送回舍管,自己则和刘备一同留在了校场,显然刘备一干文武还有事商议,找个由头把公孙默魏延两个外人打发走而已。
车子出了校场拐了个弯后,公孙默跺了跺车厢,车夫会意的把车停了下来:“先生有何吩咐?”
跳下车的公孙默冲着车夫说,回去的路我自家认识,不劳你相送了,回去吧。眼看车夫面露难色,公孙默摸出了个小碎银抛给了对方,车夫满脸堆笑的作揖:“谢先生,谢先生。”随即赶车离开。
“文长,陪我走走聊聊吧,只怕住处耳目甚多。”
“先生,我也正有此意。”
看着小沛街头人头攒动的街头,公孙默心里生出五味杂陈的感慨,一旦刘备随公孙默西去,小沛瞬间就会成为无主之地,曹操袁术吕布三方肯定都会围绕这个咽喉据点打的不可开交,这些百姓十有八九又将流离失所。
算了,不想这些了,想多了也是庸人自扰。
“文长,今日你和关羽难分伯仲,当真让我刮目相看啊。”
魏延却是一阵苦笑:“军师,实不相瞒,随你来小沛之前,我本对关羽闻所未闻,只道他是刘备手足亲信,武艺多半只是平平,这几日他在言谈间又多有冒犯,今日原本我想给他个下马威,让他收敛锋芒,没想到用尽全力才勉强不输。一个关羽都已经是这般,还不知刘备麾下还有怎样的好手。”
魏延你也别操心了,二爷已经是刘备甚至是三国的战力天花板了。
“你也不必过谦,关羽再了得,和你斗法不也没占到便宜么?”
“军师有所不知,关羽心高气傲,在对垒时其实并未发力,充其量七成力道,也就最后一个回合才真正上心,俗话说骄兵必败,但即便如此,在下也不过和他旗鼓相当,若真是战阵全力以赴,只怕我早就一败涂地了。”
“文长又何必庸人自扰,眼下既然刘备与我已是盟助,关羽善战未尝不是好事。”
“哎,先生,我虽然是武人,但我也知道,天下利字当头,刘备与我联手也不过是权宜,一旦其在荆州立足,将来之事,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