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将军呢?他咋没来?”
“我这三弟,你别看他舞刀弄枪的,其实对口腹之欲颇为讲究,都是自己住处的厨子,出来下馆子他可吃不惯呢。”
也是,张飞自己就是屠夫出身,估计猪肉吃的多,狗肉下不来口也正常。
“刘豫州州牧之贵,没想到也这么平易随和,还会到这等市井街巷屈尊?”公孙默会有这个疑问不足为奇,毕竟就是张绣这么个二流军阀,平时也是挺讲究上下级尊卑的,很少会和下级军官一起就餐,更不要提出来找这么个烟火气的馆子聚餐,虽然后世刘备的仁德之名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刘备是个表里不一的小人,只是惺惺作态的用伪善笼络人心罢了,现在看来,别的不说,至少刘备确实是个毫无架子接地气的领导,颇得刘邦海纳百川的胸怀真传。
“文和这话说的,啥州牧不州牧的,人不都是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嘛。再说了,我早年在幽州野惯了,露水裹上炒米也当得一餐,这等正餐已经是奢享了。”
“我和主上少年相识,我两天天没事便在野外采果掏鸟,饿了就拿个树枝串着胡乱起炊,有次还把附近一座小山头烧了,回去我两结结实实挨了卢植一顿数落。”
“哎,想想当年的往事真是回味啊。”
这刘备小时候和自己读书时也差不多嘛,公孙默小学时也是在农村老家不学无术到处野,大家都是熊孩子同道中人啊。
“实不相瞒,以前在平原下邳的时候,府上都有膳房,但做的再可口啊,总感觉吃的不得劲。当年还是平原令的时候芝麻官一个,尚算清闲,得空我就找云长和宪和出来找个地吃就筷子,好不惬意。自从入主徐州后,真是琐事缠身,好久没有和诸位出来打牙祭了,也就今天才偷得浮生半日闲。”
刘备此言一出,更是说到公孙默心坎里去了,公孙默平日里最讨厌那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小资讲究人,吃个饭挑挑拣拣的,刘备这番与民同乐的做派,当真难得。
“哎哎,各位客官让让,上菜了,小心烫着。”
正当大家聊的兴起的时候,久等的狗肉终于上桌了,最后入席坐在上菜位的公孙默赶紧起身让开,只看小二端了一个大铜锅摆在了中央,铜锅上半部分是盛放狗肉的器皿,底下则大出一圈,里面还有木炭在煨着火加热。
这和后世的火锅不是没有二样?
虽然火锅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但公认普及于夜市蓬勃的北宋,至于其起源,就见仁见智了。后世曾经出土过东汉时期的“斗”就是火锅的雏形。但无论如何,火锅在东汉肯定还是个非常小众的新鲜事物,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公孙默穿越过来后这么久,也就是今天才在小沛开了眼。
“来,诸位,撂开整。”刘备一句地道的家乡土话,在座所有人也都不客气了,纷纷伸起筷子夹了起来。狗肉本是冬令滋补,这个天吃是稍微有点早了点,但是东汉时期刚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小寒期,同样的月份,平均气温比21世纪要低好几度,因此公孙默觉得吃点狗肉御寒刚好。
公孙默长这么大,还没吃过狗肉,尤其是前几年不少偏激的“爱狗人士”大行其道,导致狗肉店都绝迹了。只可惜此时辣椒还没传入中原,这清汤狗肉只能蘸点盐卤调味,即便如此,大家也是吃的不亦乐乎。
“嘶嘶,这光是狗肉吃的烧心,小二,拿几壶烧刀子来。”简雍显然是吃的兴起酒瘾犯了。
我擦,今晚要躺着出去了。
公孙默虽然在张绣那儿把酒量练出来了,但是最多也就是喝喝米酒黄酒,而烧刀子则起源于刘备简雍的老家幽燕一带,都是北方汉子门驱寒暖身所饮,度数都是50度往上跑,这喝完不得当场不省人事?
我总不能和刘备说我今天吃了头孢吧。
正当公孙默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时,刘备兴许是看出了他的犯难:“文和见谅,我等北邦之人饮惯了烈酒,你若是饮不惯,小酌即可。”
“咦,文和我记得是,是出生凉州吧,按理凉州远疆应当也是民风嗜酒啊。”简雍这是有点要劝酒的意思了。
“让宪和见笑了,老家姑臧确实胡风盛行,好饮烈酒,只可惜在下天生不善杜康之道,只能小饮几杯陪各位助兴了。”
“无妨无妨,文和自便就好。”还是善解人意的刘备替公孙默解围了。
好在孙乾也是酒量欠佳,于是就他和公孙默两人用个小酒尊倒了点,时不时互敬下抿两口意思意思,再看刘备关羽简雍三人,酒量真是大的吓人,不过几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