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宛城重生,我助皇叔定江山 > 第49章 弱势用奇同欲胜

第49章 弱势用奇同欲胜

“文和,昨夜城北熊熊大火,可有大碍?”

公孙默旁边的刘备一脸关切。

“有劳刘使君费心,昨夜流民烤火取暖大意酿祸,好在城北不过荒仓数间,已无大碍。”

“那就好,那就好。”看着刘备一脸真诚,公孙默也不知道这么蹩脚的说辞对方有没有信。

昨夜冲天大火,城内的刘备等人肯定看的一清二楚,众人议论纷纷,今天张绣又给刘备传信邀请其来府上议事,刘备当然先入为主的认为,是不是要交代下昨晚的火灾,眼看公孙默没饶舌,刘备也就点到即止。

对于胡车儿反水的善后事宜,一切都在秘而不宣的暗流推进中,对于张绣本部人马,如果军中二号人物居然是敌人细作,传出去张绣这老脸属实是没处搁。而对于友军刘备一行,这事更要瞒个透底,否则对方只会觉得自己驭人无方,搞出这么大的纰漏。

当然,胡车儿毕竟不是什么张三李四的小兵,若是一直不现身,旁人起疑也是难办,因此必须要用一个合理的托词搪塞。公孙默张绣魏延一番合计,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应运出炉,眼下张绣请刘备前来议事,正是要为此计落地。

在公孙默的建议下,张绣给刘备捎去的口信是请他来偏听书房一叙,而非大厅。言下之意,就是今日商议之事乃是秘事,不适合公开商讨。而刘备显然也参透了公孙默的言外之意,今天是孤家寡人过来赴会,孙乾简雍谁都没带。

刘备和公孙默有一搭没一搭的闲扯几句,张绣不紧不慢过来了。

“刘使君久等,我们进去说吧。”

进得书房,三人各自落座,刘备便迫不及待发问:“将军邀我前来会商,可是章陵之战事宜?”

“不错,正是。”

“哦?愿闻其详。”虽然话说的矜持,但刘备脸上显然是掩抑不住的兴奋。

“章陵城坚兵精,我军缺乏攻城机械。为解粮草之虞,我意当先行劫杀章陵粮道,以削其军辎,尔后再一股而下章陵。”

“备远道之人,对荆州不甚了了,还望将军详加拆解。”

“四个字,声东击西。此战我军多为轻兵,且缺乏攻城器械,因此须对章陵守军进行分流,乘其不备一股而下。”

“章陵重兵,分流本是上策,只是如何行事,在下尚无头绪。”

“刘豫州贵军远道,此事自当由我等操持,我已派我部将领胡车儿前往章陵,向蔡瑁诈降,声称我军要于后日攻取粮草枢纽蔡阳,届时蔡瑁必然从章陵分兵救援,章陵防备孱弱,我军可乘势一举建功,成败在此一举。”

“胡车儿将军亲自前往章陵涉险?如此舍身,简直视性命如儿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是泛泛之辈前去诈降,只怕会弄巧成拙。”

在胡车儿自毙授首后,张绣和公孙默并没有扣下他私通章陵的密信,相反还把密信绑到信鸽上放归出城,以此让蔡瑁对突袭蔡阳一事深信不疑,以此达到章陵守军调虎离山的目的。

当然,仅凭张绣一己之力就想拿下章陵,无疑是痴人说梦,在后续联合作战中,这招将章陵守军引蛇出洞的把戏,不可能永远对刘备三缄其口,但张绣肯定不会对刘备和盘托出,相反是编了个煞有其事的托词,用所谓的胡车儿主动请缨担任死间的瞎话,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从逻辑上自圆其说。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既可以水到渠成的说服刘备相信章陵的守备已经倾巢而出,也可以对胡车儿的人间蒸发做个交代,拿下章陵后差人把胡车儿尸首带到城里,就说是城破时守军为了泄愤将其杀死便是,顺理成章的把这口锅扣到蔡瑁头上,反正刘备也不可能跑去和他当面对质。

刘备沉思片刻,不疾不徐沉吟道:“此计环环相扣,确实叫人拍案,只是机遇稍纵即逝,毕竟蔡阳距离章陵不过区区七八十里路,一旦守军发现所谓的奔袭蔡阳只是障眼,第一时间必会回援,届时若我军还在城下踌躇,只怕最后会竹篮打水。”

“刘豫州所言极是,伪袭蔡阳一事由我军一力操持,后日攻打章陵之战,还需各方通力帮协,方能一战告捷。”

“张将军恕我直言,章陵守军数千,虽然人数逊于我军,但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我军虽然倍于章陵敌寇,但襄阳荆州军就在咫尺之遥,若察觉章陵有异,援军便在旦夕之间,届时敌军不绝如缕,我军怕是难以为继啊。”

“个中明细,便由文和先生和刘豫州娓娓道来了。”

从张绣那儿接过话头的公孙默,和刘备足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