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守军满心欢喜的以为援军到来,章陵之围可以化险为夷之时,却发现这支所谓的“援军”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对城门外的厮杀视而不见,而是直奔城门而去。
“喂,你们是?”
城门吏还待盘问来兵底细,张绣快马已到跟前,一枪将其捅了个对穿。
“翼德,城门便交给你了,城池上的杂碎就交给我料理了。”
“好。”正在酣斗的张飞显然没空和张绣饶舌,只是简单的应了个字后便重新投入战阵厮杀。
有了张飞张绣的生力军入局后,城门的数百守军当即作鸟兽散,不少守军还试图扔掉兵器投降保命,杀红了眼的士兵哪儿顾得上什么“杀降不降”,须臾间便是一阵乱刀,转瞬间地上横七竖八一片尸首,再看张绣一部,章陵也是标准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城池占地面积堪堪与舞阴等量齐观,人口更不如新野。但是在蔡瑁的多年经营下,章陵的城池修筑的固若金汤,堪比军事要塞。四门都有可以跑马的驰道直接贯通城池,等于整个城防体系形成了一个环路。守军本意当然是希望方便人马调度,但这会儿城池金身告破后,反倒是便宜了张绣,张绣的骑兵顺着通道不用下鞍,直接纵马冲上城头冲杀,简直如同狼如羊群一般如入无人之境。
“文和兄,还愣着干嘛,再不进城可凑不上热闹了。”一听这揶揄的口吻,想也知道是插科打诨的简雍。简雍平时虽然玩世不恭,但其实心思相当缜密,做事绝不会走样,这也是为什么公孙默会敲定简雍和孙乾跟随张绣的第二梯队。张绣的骑兵跟进时机能拿捏的恰到好处,恐怕也与两人的战场调度不无关系。
“甭看了,公祐去后面接应主上和幼常了,说话功夫就到。”公孙默向后看去,只见最后压轴的三千步兵也在向城池开进,计划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圆满补缺。
“无妨,我就在这等候片刻,与刘豫州一道入城,左右等了个把月,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关将军,看样子你还是不明就里啊。”简雍看着旁边默不作声的关羽,意识到气氛有些尴尬,试图调笑两句打破尴尬的氛围,但关羽只是冷冷的瞥了简雍一眼,结结实实给他碰了个软钉子。
也难怪关羽会耿耿于怀,因为公孙默的这个连环计,确实是把关羽的五百人马当成了炮灰。
所谓的五百人赚开城门之说,一开始公孙默就很清楚只是一厢情愿,胜算微乎其微。章陵城常驻百姓不过七八千人,其中有半数多都是军属,还有不少是荆州门阀,真正出城劳作的农民也就是两千多顶天,只怕天天进进出出,门吏早就已经混脸熟了。这就像小区的门卫保安一样,值班日子久了,是不是这个小区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一下子想浑水摸鱼五百人进去,无疑是难于登天,穿帮几乎是板上钉钉。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又要多此一举。
很简单,为张绣张飞的骑兵突击创造机会。
章陵作为前线城市,蔡瑁又得知了可能突袭的情报,戒备肯定异常森严,守军也绝不会掉以轻心,如果直接派大队骑兵伪装成荆州兵,对方也不会轻易上钩。
但如果先用五百人投石问路下,乘着守军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五百名先头部队上,再让伪装成荆州兵的骑兵突进,守军恐怕就会条件反射的对骑兵身份深信不疑了。
换言之,公孙默此计利用了一个思维盲区,故意先让五百人暴露目标,在双方拉扯时再让张绣骑兵入局。说来好笑,公孙默这个计策的灵感,其实取材于网上看过的电信连环诈骗案例。骗子先给受害者打电话,以比较蹩脚的理由要求对方转账,故意把破绽卖给受害者,受害者一般都会置之不理。再让同伙以警察的名义给受害者再去一通电话,表示刚刚你可能遭遇了诈骗,为了安全起见,请把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云云。这么一周转,不少缺乏社会阅历的人极有可能入瓮,因为按照惯性思维,骗子不太可能利用黑白截然相反的身份连续下套。
公孙默的把戏也是同理,利用守军的戒心已经松懈之时,一片忙乱之中再派骑兵亮相,此时的守军正杀的你死我活,多半会不疑有他,可能会天真的以为是之前派去驰援蔡阳的人马杀了个回马枪,根本没心思核实。
撇开守军会不会上钩这个不确定因素,这个计划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那五百人能不能拖住守军,万一这第一梯队掉链子掉的太快,守军自然会从容应对骑兵的造访,因此这个计划是肯定不能透漏给这五百人敢死队,毕竟要知道自己是炮灰,谁还会心甘情愿的去送死,你以为人人都是陈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