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讯》期刊的新任实习编辑李白玲就来到办公室——今天是发稿的日子。
刚刚在电脑前坐下,五十多岁、不苟言笑的童总编就从办公室出来。
“李编辑,今天发稿的这期通讯是你实习期间的最后一期了吧?”
李白玲心里一紧。想起前几届的学长说过,上学时候严格监考的老师们一般会被起外号“四大名捕”,眼前这个童总编那就是名捕中的名捕——眼里不揉沙子,对论文的要求严上加严。论文里的观点可以天马行空,但一定要言之有物。
这一点李白玲这几个月实习深有体会——每次编前会,每个编辑的每篇稿子都要问同样的问题——这篇稿子的新意在哪里?只要童总编说“没新意”,那就算是宣判了这篇稿件的死刑。
这几个月来,在童总编的手下被枪毙的稿件不计其数。听同事说,童总编的目标就是要把《管理通讯》做成不只是国内一流的管理学期刊,还要放到全球范围,和着名的《哈佛商业评论》掰掰手腕。
“李编辑,我问你话呢!”童总编看李白玲有点分神,心里有些不高兴。
“对对对,这次是最后一期了。”李白玲赶忙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