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完求职资料,算是了却一桩大事,剩下的就要听天由命了。
李白玲抱起装有私人物品的箱子,回头看一眼自己奋战几个月的《管理通讯》杂志社,长叹一口气,摇摇头,毅然决然地走进地铁口。
头也不回。
地铁在帝都的地下轰隆隆地走了好久,终于驶上地面——离开寸土寸金的帝都市区,变成了郊区线。
李白玲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职位。
没有未接电话。
没有未读短信。
猎头软件一片沉寂。
现在年轻人毕业找工作太难了。
李白玲一边感慨,一边把手机揣回兜里,扭头看向窗外渐渐变得铅灰的天色。
这个季节的天色本不应该这么早转暗,也许是大雨将至,空气中有一股浓重的土腥味。
看着星星点点亮起的街灯和住宅楼群的灯光,李白玲的心情倒有几分落寞。
平常这个时候,自己应该还奋战在办公室,不是编稿子就是奋笔疾书写稿子。今天早上上班的时候都不会料到,下午自己会变成无业人员。
回到自己租住的小屋,李白玲随便给自己下了一碗泡面,一边吃一边看着手机上的视频。
和一般女孩子不一样,李白玲不喜欢追剧,反倒喜欢看一些需要严肃思考的时事新闻。
“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电视里,女播音员正在一本正经地读新闻,“持续推动我国管理水平不断进步的学术刊物《管理通讯》今天宣布,将于下个月推出20周年重磅纪念刊。纪念刊的推出,既是为了纪念我国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也是为了答谢众多客户。其中包括广发铜业,兴业矿机,建投冶金等等……”
画面上,童主编面对摄像机笑容可掬,正在阐述杂志未来的发展方向。
回想起下午童主编说“刊物现在有困难”,李白玲没想到自己是用这种方式帮助刊物解决了困难。
她只觉得心里堵得慌。
“叮当~叮当~”李白玲的手机响了起来。
这么晚谁在打电话?
李白玲拿起手机一看,不认识,也许是卖房子的?放贷款的?
出于职业习惯还是接了起来。
“喂,您好,哪位?”李白玲的口气很是冷淡。
“您好,请问是李白玲小姐吗?”对方的口气倒是很热情,“我是《商业经理人》杂志社的人力资源部。”
李白玲的心脏一下子开始加速跳动。
“是,我是李白玲。”
“我们看到您今天下午发布的求职信息。请问您现在有合适的新机会了吗?”
“没,没有呢。”李白玲预感到有好消息。
“那太好了。我们正在寻找合适的编辑充实我们的队伍。您愿意加入《商业经理人》杂志吗?”
“愿意,愿意!”李白玲几乎是用喊的。
“实不相瞒,您是我们李光总编钦点的人选,要求立刻、马上与您联系。所以我们才会在下班后打电话。不好意思。”也许是因为总编钦点,对方很客气。
“没关系没关系。”李白玲马上道,“那我明天去您办公室面谈?”
“嗯,如果方便的话,”对方试探道,“能不能……今天晚上面谈?我们正在快速发展期,所以一切都要提高效率。以李总编的脾气,明天早晨再面试就太晚了。他需要明天一早就知道结果——你能或者不能来上班。”
“现在?”李白玲没想到这么急,看了一眼窗外黑暗的天空,咬咬牙,“没问题。我现在就出发。”
终于,李白玲在暴雨降临帝都之前的沉闷雷声中迈进了《商业经理人》的编辑部。
深夜一点,当李白玲带着签好的劳动合同走出灯火通明的《商业经理人》编辑部的时候,没有一丝倦意,脑子十分兴奋。
现在,她已经是《商业经理人》杂志的资深编辑,专门负责深度稿件的撰写和编辑。
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保持好与肖空的联系,保证他的稿件能够定时、定量地发表在杂志上。
同时,还要与《商业经理人》位于美国总部的资深编辑建立联系,保证杂志的深度稿件及时、准确地翻译成其他语言的版本,出版在更多国家。
李白玲的薪水与在《管理通讯》相比,翻了三倍。
看着刚刚被大雨洗刷过的天空,李白玲有一种想要放声大喊的冲动。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