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梁均玄有多得寸进尺,而是因为他清楚得知道,如果不是江蓠几次救命,他早就命丧黄泉不知道几次了
如果能让有医学基础的太医和军医先入学受教,是效率最高的途径。
在战场上,厮杀受伤在所难免,在过去,有些伤口可能会直接要了一个战士的命,但江蓠的方法,却可以挽回很多条生命。
只是能在太医院任职的,又有哪个是泛泛之辈?想要让他们屈尊向一个年龄都没有他们大的女娃娃学习,难如登天,只能靠皇上下旨,硬性要求了。
皇上也明白梁均玄的意思,江蓠要开学堂,其实没什么一定需要他同意的,直接开就行了,之所以要把这件事放到朝堂上讲,为的就是能通过他来扩大学堂的影响力。
“朕知道了。”皇上分析过这件事的利弊,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梁均玄释然一笑,真心替江蓠感到高兴。
虽然说皇上同意江蓠开办学堂,但为了保全太医和军医们的面子,还是要求小姜大夫前来授课,江蓠也接受了这个要求。
毕竟“小姜大夫”的身份是在宫中露过脸的,太医们对于小姜大夫的接受度还是相对来说更高一些,总得给他们一些时间循序渐进地接受。
与此同时,皇上也专门给江蓠拨了一个书院,作为她的授课地点,只是这个书院规模不大,早年间在京城开不起来,所以废弃多年,现在还需要重新修葺一番才能够投入使用。
江蓠对于这第一个正经的“医学院”还是十分重视的,虽然达不到她那个年代的条件,但还是尽可能地在整修过程中提出她的要求,把一个传统的书院按照功能分成了好几个区域,满足她的教学需求。
也正是因为这一段时间,江蓠每天早出晚归,亲自到现场盯着,比当初建造她自己的园子还上心,连梁均玄都不大有机会见得到她。
学校没有造好,这学当然也就开不成,但这边的动静还是瞒不过八卦的京城百姓们。
很快,江蓠要在京中开办学堂,第一批学生还是太医和军医的消息随着圣旨传遍了整个京城,路边经过的人们都忍不住往门里多看两眼,对江蓠的课堂充满了好奇,连带着宣平侯府和益和茶铺门口都热闹了不少。
然而这些好奇在即将入学的大夫们身上可不存在。
自从接到了圣旨,他们那叫一个寝食不安,每次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要跑到学堂,跟一个乳臭未干的女娃娃学习医术,他们心中的屈辱感都无以复加。
可这道圣旨是皇上下的,他们除了接受还能怎么办?
好在这个学堂因为江蓠的高标准、高要求,一造就造到了年关,他们也就放松了心情,再怎么说,这个学恐怕也要等年后再开了。
春节将至,之前因为先帝驾崩而满城缟素的京城终于渐渐恢复了活力,百姓已过了服丧期,如今各处张灯结彩,大家都准备着过年的东西,看上去可比江蓠去年在镇上热闹得多,鞭炮声也在各处响了起来,作为迎接新年的预热。
只是在这个时候,江蓠和梁均玄二人,都是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
城西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破院子中,也难得响起了炮仗声,只是城西人情冷漠,大家都只关心自己的温饱,没什么人关注这里的变故。
而在这个小院子中,赫然站着好几天不见人影的梁均玄,那炮仗声也不是炮仗声,而是梁均玄找来的工匠们对飞火枪的研制和测试发出的动静。
正巧快到春节,梁均玄在一片鞭炮爆竹的掩护下囤来了不少火药,初步成型的药筒炸膛也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终于,在除夕前一天,飞火枪正式成型了。
梁均玄从工匠手中接过根据江蓠图纸改良成型的飞火枪,在手中掂了掂分量,为首的工匠上前一步,为梁均玄介绍飞火枪的使用方法。
梁均玄静心听罢,退后几步,来到小院的空地上,按照刚才的介绍打开了药筒机关,顿时,长枪的枪口下喷射出骇人的火焰和黑烟,随着梁均玄的舞动在他身侧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守圈。
身边的工匠们都被吓得纷纷后退,齐齐躲在了墙根之下,没有一个人敢靠近。
不过,药筒中装载的火药毕竟有限,过了一会儿,枪头的火焰弱了下来,长枪又变回了普通的长枪,梁均玄站定,把长枪收了回来。
回头看了一眼角落中一个歪倒的稻草人身上,梁均玄皱了皱眉,随手一抛,长枪化作一杆利箭,气势如虹地准确扎入稻草人的心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