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深递过一份邸报。
这是朝廷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
可以理解成是前世的新闻报纸。
这是大燕王朝绝大多数人了解国家大事的唯一途径。
大标题,小标题,文字转述,甚至还有配图。
地方各个郡县会将天黑之时将一天之内的大事汇总给京都,然后第二天由翰林院下属朝闻司精选重要部分编撰出版。
其出版后的邸报会在各个郡县县衙门口张贴以及交由各大书坊经营售卖。
林长生一路看下去,表情变得古怪起来。
除了一些地方因每年一度的雨灾死了一些人外,大燕王朝其余地方,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歌舞升平。
林长生回想起京都与那靖江城,亲眼所见,确实繁华。
可一个国家,真的有如此繁华吗?
很快,林长生在邸报最后部分,发现了一句话。
此时,大燕王朝北方,正在打仗。
“二皇子率军北上,在寒北城下大破蛮兵,斩敌万余。”
短短一句话,就将匆匆带过。
天启皇帝共育有三子,太子为三皇子。
林长生对那寒北城还有些印象。
原主儿时曾跟着父亲去过一次。
那是大燕王朝北境的一处军事城池,城高百丈,磅礴且寒气逼人。
站在城墙之上,向下望去,一片白茫茫雪雾。
林长生依稀记起,林方对他说:
“寒北城是北方的门户,一旦被破,后方平原将无处可守,那蛮族就像蝗虫般散开,危害无法计量。”
“这城,绝不可失!”
而就是这么座军事重地,竟然在如今被那蛮族兵临城下。
林长生揉了揉眉心,问李深:
“李将军,这北方的战事你可知道?”
“我并不清楚,在我还是大将军时,寒北城还未遭受到蛮族进攻。”李深抱了抱拳说道。
“不清楚吗?”林长生微微一怔。
李深絮絮叨叨道:
“这邸报发布时都是由那朝闻司精选过,很多消息都不全,此等战事,恐怕知道的人很少。”
“朝闻司那些家伙一直报喜不报忧,外面都乱成什么样了,心里还没有点数。”
林长生皱起了眉头。
乱成什么样了?
沉吟片刻,林长生出言问道:
“李将军,你口中的乱是什么意思?”
李深露出惊讶的目光。
如今妖兽匪患横行,不是常识吗?公子会不知?
不过也很快反应过来,有些无奈的撇了撇嘴。
这公子常年呆在京都里,就算出城,也只是在京都附近转悠打猎,在蜜罐中长大,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李深道:
“公子你有所不知,近些年来,各地的天灾人祸就一直没有断过!”
“我曾奉命去往各地,一路上不知遇到过多少妖兽袭人,匪患屠村的场面了,很多村落只剩下一堆枯骨了。”
“妖兽袭人?”林长生喃喃道。
李深:“公子,不是指那些被驯化的妖兽。”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朝廷不管这些事吗?就任由那妖兽和匪患袭扰百姓?”
这话,李深没有接。
停顿半响,林长生继续道:“李将军有什么话,直说便可,无需顾忌!”
李深苦笑了一下,说:
“因为朝廷没钱。”
厢房安静许久后,林长生才道:“官吏贪腐吗?”
“这只是其一……”
“其余是什么?”林长生问。
“公子,你知道靖江城,除了那天宝商会外,有多少宗门的产业吗?”
林长生摇了摇头,李深继续道:
“燕春楼分部,城外万顷良田,坊市,酒馆等等,除了妖兽产业外,靖江城大部分都是宗门的产业。”
“要养活那些宗门弟子,所需要的银子可比大燕每年所需要的经费多上几倍!”
“不事生产,宗门却占有大量土地!”
李深语气悠扬,继续道:
“其实那靖江城还算好的,只要在靖江城内涉及的产业,各个宗门都会交固定数量的年贡。”
“然而除了靖江城外,其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