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十回

第十回

齐王,燕王是我们的一个劲敌呀!”

咬住道:“我们应强抑明军左路,使明军不能合力击我,然后再寻找机会攻打右路!”

乃儿不花道:“丞相说得对。”于是,又拨两个铁骑队给也都、也雷弟兄,让他们加强扼守。

燕王与晋王分路进军是当着朱元璋的面讲的,双方定好,两路军从左右两路征伐敌人,让敌人顾此失彼,分散兵力,减弱抵抗力量,燕王与晋王还当着朱元璋的面,约期会合迤都山。

晋王怕自己所率军队届期不能到迤都山与燕王军会合,很是着急。但他平时过惯了“红灯绿酒,倚红偎翠”的王爷生活,所以不敢刀头舔血,拼命杀敌。于是和齐王商量,想要齐王去破敌立功。

他对齐王道:“皇弟年轻有为,正当建功立业之时,皇太孙允炆仁柔,父皇常有欲废之意。皇弟若借此立奇功,将来父皇千秋之后,皇弟必可嗣位。”

齐王道:“皇兄不要骗我。四皇兄燕王,才智谋略都在我辈之上,父皇若废太孙,嗣君非他莫属。愚弟庸劣,怎能存非分之想!”

晋王道:“皇弟不要妄自菲薄。皇弟聪明,才智不亚燕王,只是不像燕王那样爱炫耀而已。此次分路进军,正是皇弟与燕王比才智、争功劳的好机会。此次若皇弟功比燕王大,那在父皇及满朝文武眼中便只知有齐王,不知有燕王了!”

晋王的鼓动术虽高,但无奈齐王也只图眼前安乐,并无大志,硬是鼓动不起来。他对晋王道:“弟自知袜线短才,不敢存什么奢望。皇兄是楠梓之材,正可争做大器,愚弟不敢与皇兄争功,还是请皇兄献智献勇吧!”

晋王见无法鼓动齐王,也不敢一味拖延,没办法只得拔寨前进,去攻也都、也雷大营。到蒙古营前,他不敢亲冒矢石,只在后面督将士前冲,想靠人多势众,侥幸取胜。无奈将士知他胆怯,不愿奋进。围住敌营,强攻了几次,见末奏效,将士便不再卖力了。也都、也雷见明军势疲,又出动铁骑,到明军中冲荡了一次,使得明军更加不敢冲杀。晋王见兵不可用,只得后退十里安营扎寨,再也不敢前进一步。

晋王、齐王随军带来了歌伎、宫女,他们不顾劳兵费饷,过上了“城头壮士半死生,佳人帐中犹歌舞”的日子。

燕王用道衍之计,击败朵颜铁木尔后,休整了一天,就乘胜进军,在蒙古军前山脚下安营扎寨。

燕王休整了一天,就要去攻敌营。

道衍道:“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尚不知彼,不能出战。”

燕王道:“师傅,什么时候才能攻寨?我怕晋王、齐王争功呀!”

道衍道:“一要侦察好敌营的地形;二要了解敌人动向。这两个基本点我们还没掌握,怎能盲目去攻营呢?战斗不能靠侥幸取胜,倘落败,岂不声威陡落!?”

燕王道:“那怎么办?我们万万不可落后于晋王啊!”

道衍道:“我们先去观察敌人营寨,等谍探回来再商量作战计划。”说罢,和燕王一起去敌营外察看地形。

敌营扎在一个小山前,右面是沙漠,左面是一条小河,扎营处很高,周围树木稀少,只有河边树木葱茏。道衍看罢默默点头。

燕王与道衍绕敌营一周,然后回到自己的营帐。他们刚回到营帐,恰巧一个谍探回来向燕王报告军情。

那个谍探说,这个营共有三个铁骑队,合一万五千多人和一万五千多匹战马。守营的将军叫达里麻。这达里麻是丞相咬住的内弟,十分狡诈。

燕王听完谍探的报告,抬眼看着道衍,等待他的安排。

道衍道:“敌营地处沙漠,靠着山丘,必然缺水。我观敌营周围树木稀少,唯有左边靠河处树木葱茏,这就是水源不足的证明。

整个营寨的地势那么高,他的营区内不可能有井,人马吃水一定全靠那条河。只要我们从上游切断那条河的水源,就会把他们渴得受不了,只是……”

燕王道:“师傅,你是说河道不好填吗?”

道衍道:“我们有八万大军,每人一块石、一抔土,就可以堵死河道。河道倒好填,只是达里麻狡诈,可能料到我们会去切断他们的水源。”

燕王道:“他们无非是派兵把守上游,我们只要派将士逆河道而上,消灭了把守上游的蒙古军,不就可以填河道了吗?”

道衍摇头道:“我看未必。达里麻也会料到这点的。另外山上非比平原,平原地区截了河道,被截的河水停止流动,会变成死水,成池成湖。可是山上却不同,你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