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十四回

第十四回

道衍看了密诏劝燕王起兵,燕王一时拿不定主意,思量着成败利害关系。倘事不成,身败名裂,牺牲千万人的生命。燕王不是鲁莽之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怎肯草率地决定呢?过了良久,他叹道:“丈夫临事,应当机立断,九死不悔。但是臣伐君,须传檄天下,张布其罪,即所谓吊民伐罪。现在允炆未见可伐之罪,我们师出无名啊!”

道衍道:“建文固无可伐之罪,师出无名,天下万民不会响应。但是,我们要诿罪于齐泰、黄子澄等人,张布他们削夺藩封、分裂皇族、包藏祸心之罪,诸王都恨建文削藩,必来相助。合诸王之力,足以颠倒阴阳,何患事有不成?!”

燕王又想了许久,鼓掌道:“这就师出有名了。咱出兵‘靖难’,军队就叫‘靖难大师’!”

这样,燕王主意已定,准备起兵。

建文帝等了几天,不见捉住燕王的捷报,心里焦急,令倪谅到北平来给张昺、谢贵和张信传密诏,催他们快捉燕王。倪谅到了张信那里,张信先把他擒了,秘密送到燕王府。燕王拷问他,他熬刑不住,说了实情。事情急迫,燕王决定立即起事。

道衍道:“此举关系重大,必须大家勠力同心。千岁当许以重愿,动员大家,这样才能争取到敢死之士。”

燕王以为对,便召集属下群臣道:“允炆听信奸臣谗言,欲分裂皇族,剪灭朱姓,无辜加罪诸王,现在又迫害本王,已派都指挥张信,赍密诏来捕燕府群僚,解京问罪。事情急切,召大家来商量,不知诸同僚有何主见?”说罢,请出了张信,对燕府百官出示了朝廷密诏。

大家见了密诏,均色变。因为大家清楚:建文帝忌恨燕王,但燕王倒不至于死,而他们却无生路。朱元璋常怕藩臣教唆诸藩王犯罪,明制规定:若藩王犯罪,众藩臣全斩。

道衍、华平一齐对燕王道:“千岁果毅多谋,请设法救救大家!”

燕府僚属全给燕王跪下,乞求燕王设法保大家性命。

燕王流泪叹道:“都是小王连累诸位,心中真是不忍!可是昏君无辜加罪本王,不久,本王也要赴京就戮,何能保大家性命!?”说罢大哭,燕府百僚均哭。

道衍道:“我们束手被解进京是死,合力起兵去清君侧,诛奸臣,兵谏君王,事不成也是死,何必等死?我们倘能勠力同心,即使起事不成,也能退据一方保全性命。愚计如此,不知诸位有何主意?”

大家素知燕王实力,也知燕王才智,便道:“道衍师傅说得对,王爷若能带大家起事,我们就有了生路,请千岁救大家!”

燕王道:“本来臣下起事,虽反的是昏君,也担叛逆之名。本王宁愿被戮,也不愿担此恶名。但今日本王不愿连累大家,只得这样做了。古有言‘胜者王侯败者寇’,我们若成功则为功臣,若失败则为贼子,大家愿随本王起事者留,不愿者,可自去逃命!”

大家听了燕王的话,都很感动,齐道:“我们都愿随千岁起事!”

燕王很激动,庄重对天发誓道:“诸卿这样爱本王,本王对天发誓:成功之日,愿与诸位共指山河、裂土分茅,倘不兑现,天地殛之!”

道衍领大家跪了,庄严发誓道:“吾等誓死效忠燕王,谁有异心,天地人神共诛!”

宣罢誓,刚要下令调集所属军队,忽报朝廷钦差已带兵围了燕府。

原来,张信降了燕王,建文帝并不罢休,又派张昺、谢贵为钦差,带万名卫士,来捕燕王官属。

张昺、谢贵到了北平,先亲督卫士,将燕王府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命燕王接旨,交出众官属。燕王问道衍:“师傅,该如何办?”

道衍道:“王爷可称因病不能接旨。谅张昺、谢贵不敢入府捕人。”

燕王派人到门口传谕:“王爷千岁有病,不能视事,一切事情等王爷病愈再处理。”

张、谢无奈,只得等待。

燕王愁容满面道:“本王属下大军多在营地待命,府中侍卫和后苑之军,合起来也不过五千。外兵甚众,我兵甚寡,怎么办?”

道衍道:“臣知替王爷千岁在外领兵之将张玉、朱能,以及同臣一起训练军队之人华平,都在府内,千岁可令三人商议:府内的将士能御外军否?”

燕王点头,让张玉、朱能、华平到一密室去商量。

一会儿,三人回来,张玉向燕王奏道:“臣等对比了双方实力,分析了此时形势,以为敌众我寡,若力战胜负不定。若设计擒住张昺、谢贵,外军失去指挥,人数再多,也溃败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