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沈一贯痛苦的嚎叫声,张重辉摊开了宣纸。
趁着鲜血凝固之前,笔尖蘸饱温血,急速落笔于纸上,‘从左至右’快写道:
“上奏圣人,太祖《皇明祖训》中有言,承继江山者是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如今中宫皇后并未诞有嫡子,按祖宗礼法,理应册立皇长子为皇储是也。
然,今皇后尚还年轻,待有朝一日诞下嫡子,届时皇储若已立下,又该将置皇嫡子于何处?
故,望圣人先将三位皇子并立为王,待中宫实无所出之际,再行定立皇储之事!
是为圣上今春秋鼎盛,国泰民安!更是为自古嫡庶有别,祖训先立嫡长是也!”
至此,血已凝固成浆,‘血书’也已写完。
张重辉放下毛笔,将‘血书’吹了两下,转头对一旁已经目瞪口呆了的沈一贯说道:
“将此血书呈于圣上,我张某保准你沈肩吾三日之内,必能‘先进六部’!”
听到如此‘大话’,本来就已经足够惊呆了的沈一贯,更是被震惊到无以复加了!
沈一贯不得不承认,张重辉提出的这个‘三王并封’的确惊艳到了他!
因为‘三王并封’这一法子,不仅遂了皇帝陛下的愿,同时也顾及到了祖宗礼法。如此一来,前朝大臣们就算是想挑毛病,恐怕也挑不出来。
如此方法,的确是目前看来‘绝无仅有’,且‘两全其美’的了。可转念若是细细想来,便会发现仍有一些行不通之处。
“这……我总觉得不太妥当……”沈一贯开始纠结起来。
张重辉却是一脸胸有成竹,一副随时等着为对方解惑的淡定表情问道:“哪里不太妥当?”
沈一贯见状心头又是一惊,他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说道:
“皇上的本意是想要立皇三子为太子,你这‘三王并封’的法子的确是有用,却也只能是拖延册立太子的时机而已……
倘若……将来皇后真生出了嫡子可怎么办?届时朝中不是又要翻起腥云血雨?
届时,老夫我不仅是得罪了如今的皇长子!更是得罪了皇上啊!”
“笨!”张重辉又是一声轻骂。
这已经是沈一贯‘梅开四度’被骂‘笨’了,他都已经有些麻木了,更是懒得去争执些什么了。
现在,沈一贯只想知道张重辉究竟都还有什么‘手段’没有‘露’出来,他急切催问道:
“你又有什么高见?快说啊!”
“高见倒是谈不上,就是觉得你真的太笨了。”张重辉连连摇着头,他不直接回答,却是反问一句道:
“沈大人,你该不会真以为皇后还能生下嫡子吧?”
“你的意思……是?”沈一贯似懂非懂。
“我问你,自从荣昌长公主出生后,皇上去过皇后宫里几次?”张重辉问道。
沈一贯尴尬了:“我又不是伺候皇上翻牌子的宦官……我怎么知道……”
“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张重辉突然严肃起来,道:
“我就这样跟你说吧,皇后是绝对不可能再有嫡子了!皇上也绝对不会让皇后生出嫡子来!
而且这‘三王并封’的法子,你以为拖的是什么?你以为是为了拖到皇后老到生不了孩子?
错!大错特错!‘三王并封’拖的最终不是皇后不能生!而是要拖到皇后死!”
“你说什么?”沈一贯又一次惊呆了,急忙压低声音警告道:“你怎么能这样诅咒皇后!你不要命啦!”
当然,还有一句“你想死别拖我下水啊”沈一贯没说出来,毕竟‘诅咒’一国之母这种罪名,足够让沈一贯这个‘旁听’者也倒一大霉了!
张重辉却是无视了沈一贯的惊怕,继续说了下去道:
“听闻皇后重病缠身已久,恐怕时日无多了,此‘三王并封’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拖到皇后病死!
等皇后一死,届时皇上就能封郑贵妃为皇后!到时候,三皇子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了!
如此光明正大,既能圆了皇上想要册立三皇子为太子的心,彻底解了皇上的燃眉之急,又能让满朝文官挑不出错处来!
所以我早就说了,进部不难!待血书上呈之后,便是你‘进部’之时!待‘三王并封’之日,更是你入阁之日!是吧?沈元辅!”
话落至此,沈一贯已然是全部明了,张重辉的最后一句“沈元辅”,更是点燃了他的热血沸腾!
进部!
入阁!
内阁首辅!
热血沸腾间,沈一贯仿佛已经看到了‘浙党’鼎立于朝堂的画面!届时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