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狼烟北平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云里飞”的场子上。“云里飞”是“天桥八怪”之一,以唱滑稽二簧为生。云里飞原名白宝山,是老云里飞白庆林的长子,初名壁里蹦、草上飞。云里飞的跟头翻得最好,很特别。他翻起跟头来用头点地,一翻就是四十个。老云里飞年老后不再唱“滑稽二簧”,闹了块惊堂木改说评书《西游记》。白宝山接下父亲这一摊儿继续表演。滑稽二簧京戏的行头十分奇特用纸烟盒当作乌纱帽,用长头发系在细铁丝上当作胡子,用根粗铁丝粘上鸡毛当作雉翎,一根芦苇棍系上一些红绿绳便成了马鞭子。戏衣更简单,大褂不扣纽子,就算是戏袍。他有五六个伙计,个个都是全才,生、旦、净、末、丑外带跑龙套,很能吸引观众。云里飞还有两手绝活一是把舌头伸出来,“啪”的一声能贴在鼻梁骨上;二是把耳朵捏巴捏巴塞进耳朵眼里,过一两分钟,说声“出来”,耳朵就能从耳朵眼里张开来。

文三儿对云里飞这些绝活儿早看够了,这些玩意儿只能蒙蒙没见过世面的外地人,文三儿可是老天桥了,对此不屑一顾。

云里飞的场子紧挨着拉洋片的“大金牙”。大金牙原名焦金池,河北河间县人。据说他得罪了当地恶少,被整得没辙,才来到北京以拉洋片为生。此人是矮胖子,小眼睛,常笑眯眯的,大嘴里露出一颗大金牙,因此得了这个绰号。拉洋片又名“拉大片”或“西洋镜”“西湖景”,是清末兴起的一种民间杂耍,艺人将画好的各种彩色画片用绳子拴放在木箱里,箱子中间装有四五个凸透镜,每次坐四五个观众,艺人一边拉放画片,一边敲打着锣鼓演唱画片的内容。另有一种是横推画片,看一回是八张大片。有些观众不看大片,只站在木箱周围听大金牙演唱,也是个乐子。

“大金牙”焦金池此时正站在一条板凳上,用一根五尺多长的细竹竿,指着镜子里的画片说“您看这片儿,这是冯玉祥的国民第一军,联合郭松龄攻打奉天的事。郭松龄由天津杨柳青乘小火轮而来,小火轮船头上站的是郭松龄,这一面手拿望远镜站着的,是国民二军孙岳。您再看小土山上黑乎乎一片,约有好几百人,李景林在稻田里扎下大营。双方都预备好大炮机关枪,其势甚凶。诸位坐定了看,听我大金牙,一段一段唱给诸位来听。”他放下竹竿,站在板凳上敲起锣鼓,开始唱起来

往那里头再看哪!头一片,

两军失和呀,起了战端,

中国人自己来打自己,

大队人马扎在了稻田。

机关枪辘轳炮摆成阵咧,

转动机簧噢,都冒了白烟,哎……

唱完几段以后,八大片也拉完了,“大金牙”从板凳上走下来,满面笑容地对观众一作揖“诸位逛天桥,您要走累了,在我这儿坐下歇一歇腿儿,总共花上两个大铜子,又看真正相片又听唱儿,您只当捧我大金牙啦!诸位坐下之后,我尽力给您唱,管保不重复。我若唱重了一句,您就给我一个大嘴巴。”等钱收得差不多了,“大金牙”又换了一组风景片,唱了起来

往那里头再看哪!又一片,

个冬腊月好冷的天。

那大雪不住纷纷地下,

楼台殿阁呀,成了银山哪!哎……

文三儿听得无趣,况且“大金牙”那几张破片子他早看烦了,正琢磨着到别处看看,只见一个干巴瘦、扁脑壳、小眯缝眼、脚呈大外八字的小个子笑眯眯地贴过来。文三儿警惕地后退一步“蹭油的,你他妈离文爷远点儿。”

小个子笑道“文三儿啊,你小子头十年就在天桥转悠,不管看什么玩意儿都是蹭着看,我就没见你掏过一个铜子儿。”

文三儿回骂道“文爷我就算一毛不拔也比你小子强,好歹咱不从别人身上拔毛,不像你小子,人家身上不管有油没油你都蹭一把,完了张嘴就要钱,这么多年了,我就见你免费过一次,愣说人家大姑娘屁股上沾了油,死说活说要给人家免费蹭蹭,哼!你小子可真叫‘蹭油的’,专蹭大姑娘的油。”

“蹭油的”叫周绍棠,东北人,也是“天桥八怪”之一。他以兜售自制的去油皂为生,从他前面走过的人,只要衣服上有油渍,他马上就拉住人家,用去油皂蘸着唾沫,往下擦油渍,一边擦还一边念叨着“蹭、蹭、蹭啊,蹭油的呀;掉、掉、掉,油儿掉啦!”被他蹭掉的油不要钱,买皂才要钱。被他蹭过的人,如果觉得效果不错,就会买他的油皂。文三儿和他比较熟,刚才是故意糟蹋他。

“蹭油的”也不生气,只是和文三儿开着猥亵的玩笑“文三儿啊,赶明儿你娶了老婆,我还得免费给咱嫂子蹭蹭。”

“x你舅舅的,离文爷远点儿。”

文三儿绕过沈三儿的撂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