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村口,一旁小路上传来说说笑笑的声音,三个村妇手挽竹篮,有说有笑走过来。
她们都同砍柴的农人相熟,见了面就打了个招呼。
“郑木匠,又去山里砍柴呢。”
郑木匠点点头,“是嘞,你们呢,是去采蒌蒿么。”
“可不么,这会儿的蒌蒿正是鲜嫩的时候,和腊肉一起炒,那才叫香呢。”
村妇说着,还把竹篮展示一下,里面装着满满当当的蒌蒿,散发着特殊的香气。
“这个草子还能炒腊肉?”
乌云仙听到村妇这样讲,顿时两眼放光,他虽说没吃过腊肉,但是只听是肉,想来就会很好吃。
“道友,我也去摘一点。”
悄悄和陈传知会一声,乌云仙就往三个村妇走来的小路跑去,眨眼功夫身影就被草叶树枝遮掩看不见。
“啊呀,这小孩怎么跑走了。”
农人看到乌云仙往小路跑过去,顿时有些紧张。
“这蒌蒿可是长在溪水边,他要是掉进去可怎么好!”
“大叔放心,我这弟弟十分聪颖,不会有事的。”
等到回到木匠家,约莫过了盏茶功夫,乌云仙的身影就出现在院子门口。
只见他小小手臂正抱着好大一捆蒿子。
“看,我摘了好多蒌蒿,都可以拿来炒腊肉。”
说到这里,他还忍不住吸溜一下口水。
“呀,怎么摘了这么多野蒿子?”
乌云仙刚到院子口,陈传出来迎接他,郑木匠也跟着出来,看到乌云仙怀里抱着的蒿草,忍不住笑了一下。
“不是蒌蒿么?”
乌云仙有些茫然疑惑。
“当然不是啦,这是野蒿子,吃不得的,蒌蒿叶子和杆儿都和这野蒿子不一样哩。”
“啊…”
听郑木匠解释完,乌云仙一下嘟起嘴巴,把手里无用的野蒿子甩在一旁。
“嘿嘿。”
郑木匠摇摇头,笑了一声,随即将一早砍下来的松木在院子里排开。
刚采下来的松木是用不得的,还需要先在院子里晾晒一番,将松枝里头的水汽晒干才行。
而在晾晒之前,还需要先将松枝的树皮全都剥下来,这样才晒得通透。
“还不能做那木盆吗?”
“嘿,哪能那么快,便是晾晒也要几日功夫,若是碰上阴雨天气,还要更久。”
“不过我家里倒是有现成的木盆,可以拿来给你这娃子瞧瞧。”
木匠说完走回屋内,拿出一个木盆。
之所以叫木枝连理盆,就是因为这个盆除去盆底,四周皆是由松木枝枝相连,彼此连接紧密,所以才叫连理盆。
英氏拿出来给乌云仙看的,所以拿的是个小的,只有七寸大小。
“大叔,你做的木盆真好看。”
平日在洞府,乌云仙也爱做些手工,比如琢磨茶杯之类的,见到正制作精美的木盆,顿时爱不释手,出声赞叹起来。
“不知这木盆作价几何。”
说话的是陈传,他手中银钱颇丰,倒不介意为乌云仙买下这木盆。
“这个小一点,只五十文便可。”
“好贵的。”
乌云仙脱口而出。
“哎呀,这怎么能算贵呢?我每日清晨就要去山上砍木材,然后就是晾晒剥皮,再一点点打磨,最后还要刷上一层桐油,这哪一道工序不是费时费力,赚的只是辛苦钱哩。”
“若说起来,金水县有一位大师,能做漆器,上头还要镶上螺钿,那才叫值钱呢,若你能见到那漆器螺钿,再说上一句好贵才对。”
陈传从褡裢里拿出铜钱,数出五十枚递给木匠。
“小娃子,这木盆是你的了。”
乌云仙接过木盆顿时爱不释手,只是有旁人在,他不便于陈传道谢,只能以眼神示意。
足不出户,郑木匠就卖了一个木盆,他也心情颇佳,直接就为陈传指明道路。
走出山村。沿着郑木匠指的道路,陈传大步流星的走着,过了好一会儿,乌云仙才从后头追上来。
“道友走得真快。”
从草丛中跃出,乌云仙恢复人形。
“我刚才去溪边采了好多的蒌蒿,和木盆一起放在我的荷包里,到时候买来腊肉,咱们也炒着吃,尝尝它的味道。”
说完乌云仙还补了一句,“我的荷包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