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南方已经逐渐入夏。
富庶而浪漫的楚人,夜间最是声色犬马。
或游船高歌、或饮酒作诗、或烟花巷里到处留情,肆意享受着这难得的太平盛世。
楚王后李瑶,却是个例外。
她不喜玩乐,独喜纵马在山林中游猎、骑射。
深夜,李瑶从城外游猎完回到寝宫。
婢女们早就替她调好了浴汤的温度,守在一旁伺候着了。
李瑶微张开双手,任由婢女们替她除去衣衫。
待得浑身一丝不挂了,方才慢条斯理地步入浴池,贪婪地享受着这难得的片刻舒心。
“哇,娘娘的身材真好,那曲线......啧啧......”
“娘娘的皮肤好白啊,比我们楚国所有人都要白呢!”
“娘娘果然不愧是军人出身,那大长腿、那蜜蜂腰、那水蜜桃......实在是太让人惊艳了......”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李瑶的身体了。
但李瑶的身材仍旧把婢女们羞得脸红心跳,内心纷纷赞叹不已。
娇羞归娇羞,婢女们却手脚轻快地步入池中,熟练地替李瑶揉肩、捏腿,搓洗着身子......
忽有一婢女于门外求见。
“让她进来说话。”
李瑶背靠着池壁,双目微闭,淡然下令。
来人并非是北宫的婢女,而是来自公主住的梧桐苑。
“禀告娘娘,北边来信,商队已经从中州北境开始返程,目前一切顺利。”
那婢女靠近池边,在李瑶耳边低声汇报着最新的消息。
“知道了,下去吧!”
李瑶双目依然微闭,脸上显得波澜不惊,心中却多了一抹期许。
......
中州北境,岱山郡。
岱山郡是与青平郡相邻的一个大郡,因岱山而得名。
岱山再往西北百里则是荆皇朝的边境线,与西凉国接壤。
郡内有一条大河,名汾水。
汾水经由岱山流出,蜿蜒流淌奔向南,到达巴山后汇入蜀水,再拐往地势偏低的东边丘陵及平原地带,最终汇入大海。
所以,岱山汾水、巴山蜀水历来都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两地都曾出过不少人杰。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荆皇朝的天家——荆家。
荆家的发迹地,就在岱山汾水与巴山蜀水交汇一带。
荆家的勇士们就是从这里走出去,推翻旧朝,建立新朝,最终一统天下建立荆皇朝,定鼎中原。
用强大的江山社稷来为巴山蜀水的宝地之名加冕。
正由于岱山汾水是风水宝地,各地的行商们,大多都会定期组织商队到岱山汾水一带收集珍稀的山货、药材等,以期运回到当地卖个好价钱。
所以,每年开春过后,岱山郡里都会热闹非凡。
南来北往的商队们大多都会在此交汇,或停留数日歇脚休整,或与其他商队交换货物,或是招兵买马再次向山里进发。
久而久之,岱山郡就变成了货物交易以及信息集散的天堂。
在一片鱼龙混杂中显得颇为富裕繁华。
晌午,初夏的日光已经颇为毒辣了。
忙活了半天的人们,纷纷找地方遮阴、歇脚、用膳。
距离岱山郡镇抚司一街之隔的一家饭馆内,此时生意颇为兴隆,客已满座。
二楼临窗的一张方桌上,坐着两个年轻人。
一人相貌普通、身材精瘦,脸上却挂着憨态可掬的笑容。
另一人长得颇为标致,那刀削斧凿般的下颚线宛若刀锋,一头长发仅用一根布条束缚着,随便抛于脑后,多少显得有些不羁。
桌上,两人的身前都放着一件用灰布包裹着的长条形物件。
从形状来看,大概一把是刀或剑,一把是常见的农具——铁揪。
阿成看着下方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口牛肉、一口酒,正在大快朵颐。
陈顺则显得有些出神。
手中的筷子在扒拉着碗中的面条,却迟迟未曾吃上一口。
从青山脚下的青龙潭里爬出来后,两人便在集市上购买了马匹,一路向南而来。
小老头的牺牲给陈顺的打击太大了。
近半个月以来,从青平郡来到了岱山郡,他始终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从未再开口说过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