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答,让宋思铭豁然开朗。
“你明白什么了?”
黄铁军呵呵笑道。
“您是希望人大那边有一个自己人。”
宋思铭说出心中所想。
曾几何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都是由市委书记兼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委书记的人事权。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法定行政首长和政府组成人员,不经过当地党委任免,而是由当地人大进行任免,对于这类人员,党委只有建议权,最后的决定权,在人大手里。
市委书记兼任人大主任,能够保证党委拟定的干部人选,在人大顺利通过。
不过,近些年,这种常规已经被打破。
人大成为独立的人大。
这就需要市委书记,在不兼人大主任的情况下,仍对人大拥有绝对的掌控力,弄一个自己人在人大任主要职务,便成为首选。
“你还是有一定政治敏感性的。”
黄铁军微微点头,然后对宋思铭说道:“卞国富那边,你先给跟他透透口风。”
“明白。”
宋思铭当即点头。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宋思铭连弯都没拐,便直接奔到了卞国富的办公室。
“主任,你想退居二线的事,我跟黄书记说了。”
宋思铭开门见山道。
“这么快吗?”
卞国富倍感惊讶。
要知道,他和宋思铭几个小时前,才谈起这件事,宋思铭的效率,未免也太高了。
“黄书记怎么说?”
卞国富紧张地问道。
从市委办主任,到人大副主任或者政协副主席,并不算常规操作,卞国富自己都觉得阻力会比较大。
“黄书记原则上是同意的。”
宋思铭笑了笑,说道。
“原则上同意……”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短语,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不同意,非得在前面加上一个原则上,这意味,同意是有预设条件的。
满足不了预设条件,同意马上变不同意。
“黄书记没说别的?”
卞国富沉默了一会儿,问宋思铭。
“没说别的。”
宋思铭耸耸肩说道。
“这可难住我了。”
卞国富一阵蛋疼。
他一直在市委,黄铁军一直在市政府,双方根本没有什么接触,让他揣度黄铁军心中所想他实在揣度不出来。
“给个提示呗?”
卞国富向宋思铭求救。
“现在青山市人大常委会的主任是方宝庆,当年,方宝庆和黄书记,都是副市长,方宝庆还是常务副市长,两人一起竞争市长,但因为年龄原因,方宝庆最终败下阵来,转而去了市人大。”
宋思铭讲述了一段过往。
这段过往,青山官场上的人,基本都知道。
“我好像领悟到了一些东西。”
能干这么多年的市委办主任,卞国富也不是吃素的,抽丝剥茧,很快,就找到了宋思铭提及这段过往的原因。
“领悟到什么了?”
宋思铭问卞国富。
“黄书记担心方宝庆,未来会在人事任免的事情上恶心他这个新上任的书记,所以,需要在人大安插一个眼线,而我就是那个眼线。”
反正屋里也没有别人,卞国富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
“差不多吧!”
跟聪明人交流起来,就是节省精力,宋思铭确认道。
“你跟黄书记说,只要我到了人大,人大那边就没秘密了,方宝庆的一举一动,我都会传递回来。”
卞国富毫不犹豫地完成了站队。
“光传递消息,可不行,这种活儿,用不着人大副主任,普通的小科员都能干。”宋思铭给卞国富泼了一盆冷水。
很明显,卞国富把问题想简单了。
如果简单的通风报信,就能换来一个副厅,那副厅早就烂大街了。
“黄书记还想让我做什么?”
卞国富怔了怔,问宋思铭。
“不是黄书记想让你干什么,而是你还能帮黄书记做什么。”
宋思铭不得不再次提醒卞国富:“人大也是民主集中制,不能让方宝庆搞一言堂。”
这次,卞国富终于领悟透彻了,“副主任有权力提出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