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
而朱浠派出去审查田亩数量的锦衣卫并不只有朱七他们这一帮,而是派出了五支队伍。
这五支队伍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做的好的队伍也能得到朱浠三十六般变化之中其中一项作为赏赐。
这也是朱七在见识到帅家默这个散在民间算术高手后,自作主张要将他拉入自己队伍中的主要原因。
可朱七发出邀请后,帅家默却迟迟没有答复,所有人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他。
这让方县长这个有些情商的人感觉到尴尬无比,正想笑着打趣两句,别让气氛就这样僵在这里的时候,帅加默突然说道:“好,我跟你们走。”
朱七大喜过望,当天就将锦衣卫的腰牌给了帅家默,让他成了光荣的锦衣卫中的一员,并且当天晚上就将吐纳炼气法传授给了他,足以见他对帅加默的看重。
而帅家默不负朱七的期望,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分配给他们小队的三个省的土地全部都测量完毕,比之其他组快了一年有余。
这天,北京西苑的谨身精舍之中的嘉靖皇帝突然发出一道旨意,那就是他要传位于太孙,而他自己则要跑去泰山出家。
这道旨意惊得整个天下文武百官一片震动,毕竟大明的上一个太上皇就搞了一手夺门之变。
嘉靖老皇帝这年过半百的人怎么又想起一出是一出了。
于是京城内外各种流言蜚语到处乱飞,都说是皇太孙朱浠终于忍不住去逼迫嘉靖退位了。
至于为什么不将皇位传给朱浠的父亲,那是因为太子早在半前就因病去世了。
只因太子整日沉迷女色,从不好好修炼朱浠传授给他的功法,最后终于还是死在了女人的肚子之上,就连死亡的时间都和真正的历史相差无几。
当时就有传言说是朱浠下诅咒谋杀了亲父,气得朱浠严查了许多大臣,才让他们重新回想起从前战战兢兢的感觉来,再也没有了乱嚼舌根的勇气。
于是这一次嘉靖皇帝的退位诏书下发之后,虽然朝堂一震再震,却没有任何的流言蜚语四处传播了。
但嘉靖皇帝的退位,其实是朱浠早就有预料到了的。
只因嘉靖如今满打满算修道已经九年了,而他练习八大神咒也已七年之久。
这八大神咒之中有一篇名曰道蕴咒,它可以让念诵者发自内心的产生皈依道家的念头。
而嘉靖经过这七年日日夜夜的念诵,皇帝心中的向道之心终于压过了他对于皇权的眷恋,产生了放下世俗的包袱,真正皈依道家的念头。
“看来,皇爷爷对于皇权的依赖很重啊!”朱浠在听到嘉靖的旨意之后,在心中如此感叹道:“在蒙古,俺答只是让一个小喇嘛念诵这‘道蕴咒’一个星期,就让那人直接抛弃了佛门转做一个道士了,皇爷爷居然要七年之久。”
感慨之后,朱浠才出门跪下,对赶来宣旨的徐阶回答道:“小子年少德薄,怎敢窥伺大宝,担得起天下社稷的重担呢?还请皇爷爷收回成命。”
徐阶也只叹了口气,急急忙忙回去复命了。
可此时的嘉靖向道之心已经非常坚决,终于在经过三辞三让的戏码之后,朱浠终于是以九岁的年纪登基称帝,于第二年改年号为万历,且加封皇太子朱载垕为德宏孝庄皇帝,庙号穆宗。
嘉靖太上皇则带领着一群太监跑到泰山之上隐居去了。
徐阶十分有眼力劲地主动请辞乞骸骨,朱浠甚至留都没留立刻就准奏了。
本来按照顺序,内阁首辅应当由高拱或者李春芳来接任,可此时的朝堂几乎已经是年仅九岁的朱浠的一言堂,于是大明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内阁首辅便就此诞生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朱浠大刀阔斧的改革就真正开始了。
这改革的第一刀,便按照计划落在了宗室藩王的头上。
原本按照朱元璋的祖宗之法,朱家的宗室一共分了八个等级。
分别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亲王长子世袭亲王王爵,其他孩子降等袭爵,包括其后的各种将军和各种中尉也同样如此,最后降至奉国中尉时不再降等,所有孩子都能世袭爵位。
并且每一等爵位都有朝廷每年下发的禄米,且这些宗室不得做官,不得经商,什么都不许他们做。
他们不就是只能一个劲的造人了吗?
如此奇葩的继承制度,就算每个宗室都只生五个孩子,那都难以想象如今到底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