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是需要时间的,而在出国之前,袁克文决定先购买一些白银。
白银这个东西在现代以前都是贵重金属,可是在现代就是一个工业产品。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数据,2021年全球白银产量达到10亿盎司,同比增长2.04%。
2022年伴随泛美银业等主要矿山复产,叠加铜、铅锌等金属价格高位运行,铅锌矿、铜金矿产量增加将带动作为副产品的白银产量有所增加,预计2022年全球白银产量将上升到10.3亿盎司。
而一盎司,等于28克。
咱就别28了,25行不?
相当于250亿克。
相当于25000吨。
当然了,这主要是因为白银在现代世界主要是工业产品。
2022年,一克白银价格为4.5元。
一斤500克,一吨两千斤。
4.5乘以500,乘以2000,那就是450万一吨。
现代和古代的重量不一样。
民国政府自1929年,重规重量改革为1斤=500克。
但计量改革却又明确:中药计量依然保持旧制,即取1钱=595克/160钱=3.72克。
也就是说,在当时存在大两和小两。
不过袁克文父亲是袁大头,而且马上要当民国大总统了。
到时候自己出面,推动全国重量改革还是没问题的。
别的不说,袁大头这个银币改成500克一两,那就是多少钱?
按照统计,民国大概发行了7.5亿袁大头。
而袁大头的发行,是从1914年二月,北洋政府为了整顿民间混乱的币制,颁布了《国币条例十三条》。
根据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
“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
“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
就是说,北洋政府以后将以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货币,因货币上有袁大头的头像,故得名。
袁大头非常坚挺,哪怕他死了人们都在用。
后来金陵短命政府发行法币,但是老百姓不认啊。
对于袁大头的信任,一直到了1953年,这才以强制手段灭绝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袁大头。
哪怕是当年所谓的苏区够牛逼吧?但是他们印别的也不行。
后来还是印的袁大头,但是在背面写上苏区两个字以示区别。
由于技术、设备条件的限制,这类银元虽然成色不错,但与原版“袁大头”相比较粗糙,币面图案显得模糊。
除在袁大头头像右侧打上“苏区”三字戳记外,有些还在币面或背面打上“工人”二字,因此也被人称为“土造花边”(银元俗称“花边钱”)
但是这种大洋存世极少,一旦出现就是50万元以上,甚至有人出120万元。
袁克文之前就是一个送外卖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他是民国二公子啊。
有了700万,他准备花450万购买一吨,也就是两千斤,按照十两一斤那就是两万两白银。
民国的袁大头,含银量最高的是北洋政府铸造的,含银量百分之89。
一块袁大头为26.6克,含银量最高89的也就是24克。
但是袁克文有钱啊,直接上到25克好计算。
而且含银量高,老百姓才会相信你,货币不会贬值。
按照25克一块银元,那么250克就是十块,500克就是二十块。
一斤二十块,那么2000斤呢?那就是40000块。
听起来不多,但是民国初期的物价相对温和。
以1912年为例,羊城销量最大的“新兴白”牌大米每石售价为6.25银圆(当时一石等于80公斤),普通面粉每石售价为5.39银圆。
80公斤算150斤,6.25算6.5。
十斤大米才四毛多而已。
根据《魔都工人运动史》一书披露:1927年在魔都,大米一石80(公斤)14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