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早在清朝时期,1910年我国就有留日生在鬼子国开始制造飞机。
但是小鬼子怎么可能同意呢?于是多加干扰。
后来驻日公使胡惟德汇报给朝廷,清朝电令他回国,拨款在南苑修建机场,制造飞机。
但是飞机还没制造出来,拿了钱的二人,就跑到南方追随孙大炮了。
不过他也不是一定追随孙大炮的炮裆。
此时秦国镛估计也在和袁大头建议,或者在找他的巴黎陆军大学校友白里索呢。
不过袁克文的出现,自然改变了华夏的航空历史。
“百里兄,你打不到我,那么我是不是打到你?”
“这。”
蒋方震无言以对,但是也觉得这话是对的。
而袁克文继续说道。“如果飞机能够在天上扔炮弹呢?”
“你在德国进修,应该知道在欧洲战场,未来的火炮是朝着更大口径去发展。”
“现在德国在师一级已经装备了105㎜的重野炮,榴弹炮。
那么,未来会不会装备更大口径的火炮?
150㎜,240㎜,300㎜,甚至1000㎜的海军炮?”
“只要能够移动,我想口径肯定还会增加的。
团长说的以飞机低空飞行,投放大口径炮弹,看来还真的可能成为现实。”
其实,这就是轰炸机。
1911年10月,意大利和土耳其为争夺北非利比亚的殖民利益而爆发战争。
在11月1日,意大利的加福蒂中尉驾一架 “朗派乐 ─道比”单翼机向土耳其军队投掷了4枚重约2公斤的榴弹,虽然战果甚微,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空中轰炸。
直到1913年2月25日,老毛子的伊格尔·西科尔斯基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架专用轰炸机首飞成功。
这架命名为 “伊里亚·穆罗梅茨”的轰炸机装有8挺对地机枪,最多可载弹800公斤,机身内有炸弹舱,并首次采用电动投弹器、轰炸瞄准具、驾驶和领航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