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买下了民国 > 15 收下毓璋,会见白里索

15 收下毓璋,会见白里索

280㎜攻城炮,也是高卢鸡国施耐德公司研发出来的。

他的研制背景,是在日俄战争中俄军遭到日军280毫米克虏伯重炮的打击,这些火炮甚至左右了战局的发展。

受此打击的俄军也决定发展重炮,他们与高卢鸡国施耐德公司接洽,希望能研制一种射程在6000米的新式11英寸(279.4毫米)口径攻城榴弹炮。

这就是后来的施耐德m1914 280毫米攻城重炮。

施耐德在1912年向俄军展示了原型炮,火炮轻松轰击了测试用的防御工事。

尽管穿甲弹无法有效击穿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大口径榴弹巨大的爆炸力仍然非常可观,总体上达到了设计预期。

设计师曾打算标准的280毫米口径,后来放弃了这一想法,改为使用俄制口279.4毫米,不过人们仍然称呼它为280毫米攻城炮。

280㎜的攻城炮整套火炮重16吨,需要12名士兵操作。

火炮在1914年设计定型,但第一门火炮实际上在1915年才交付。

法军自己也觉得这款火炮很好,经过反复纠结还是购买了一百多门。

而这款攻城炮在凡尔登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战期间俄军总共获得26门火炮,法军获得126门。

这么说吧,华夏军队要是有120门这种280㎜攻城炮,小鬼子?估计得把小字和子字都去掉,只剩下一个鬼了。

“既然有这个机会,团长就去吧。”

蒋方震是日耳曼军队进修过的,自然知道火炮口径越大越好。

在德军,师一级的火炮都是105㎜,而高卢鸡还是75㎜,这是要吃大亏的。

至于说华夏北洋军?75㎜的火炮都做不到每个步兵师一个54门75㎜的山炮团。

更别提105㎜了。

他没有说,就是你获得了这款生产技术又能怎么样?

毕竟袁克文的父亲是袁大头,而袁大头已经掌握民国。

不管是能够制造75㎜山炮的江南制造局,汉阳兵工厂,都被他收入囊中。

既然能造75㎜的,那么105㎜呢!似乎也不是问题啊。

袁克文带着李书文,从团部出来,秦子壮已经等待多时了。

而他的身边,还有一个毓璋。

“二公子,这是和亲王后代,辅国公毓璋。”

秦国镛也介绍了一下他。

袁克文一听,竟然是活宝王爷弘昼的后代,来了兴趣。

“你家祖先的《金樽吟》我曾经背诵过。

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

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毓璋啊,这和亲王弘昼是你第几代祖宗啊?”

“回二公子的话,弘昼是我直系元祖父。”

元祖父就是八辈祖宗,毓璋高祖父的曾祖父,和硕和亲王弘昼。

说起满清的活出丧王爷,还是很有名的。

看过雍正王朝的都知道他。

袁克文点了点头。“允(胤)、弘、永(颙)、绵(旻)、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

“毓璋啊,有没有兴趣,到我身边做个随从?”

“多谢二公子给我机会,毓璋一定珍惜。”

毓璋连忙打了个欠,跪倒在地。

虽然他是皇族,可是这会的皇族也有十四万。

他和皇帝的关系,都得追溯到别说道光了,嘉庆,乾隆都不行,都得是雍正皇帝家。

拿他自己来说,他毓璋一个人就养了十个儿子。

当然了,此时只有几个。

而儿子们呢?到1937年去世的时候,已经给他生了十多个孙子。

所以此时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别说跪下把老婆送出去都行。

袁克文之所以收下他,是因为他有个好侄子,书法家启功。

启功的爷爷毓隆,和毓璋都是和亲王弘昼的后代。

毓璋的父亲溥廉,爷爷载容,曾祖父奕亨。

毓隆的父亲溥良,爷爷载崇,曾祖父也是奕亨。

也就是说毓璋和启功的爷爷毓隆,是一个老祖的。

毓璋的父亲溥廉和毓隆的父亲溥良是一个亲爷爷的。

毓璋的爷爷载容,毓隆的爷爷载崇是亲兄弟。

这个奕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