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官差一阵大喜,连忙一路小跑去郡侯府报告。
那凤仙郡的郡侯,此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这时候官差跑进来连忙说道:“启禀郡侯,有高僧接了榜文,说是能够祈求下雨。”
那郡侯一听连忙问道:“此事当真,那高僧现在何处?”
那官差连忙说道:“怎敢欺瞒郡侯!”
君侯大喜道:“快快,快领本侯爷前去拜见!”
官差带着郡侯一路小跑,来到城门口,看着唐三藏几人说道:“侯爷,这就是能够下雨的长老!”
那郡侯急忙上前拜道:“下官天竺国凤仙郡郡侯见过高僧,还请诸位高僧,怜惜我凤仙郡连年干旱之苦,施法与我凤仙郡降下些许甘霖!”
唐三藏仁慈,见不得这样的场景,连忙将郡侯扶起来说道:“侯爷不必客气,我们尽力为之,我这徒弟乃是齐天大圣,祈雨想必对他来说那是得心应手!”
那郡侯顿时大喜过望,感觉自己的凤仙郡又有救了:“有客来在门口招待实为不敬,还请诸位高僧与本官进府中一叙!”
众人跟着郡侯来到这郡侯府,跟外面如地狱一般的景象有所不同,作为一地府君郡侯府还是颇为阔气的,仆从也是不在少数。
唐三藏好奇心一起,跟郡侯交流了起来:“敢问郡侯,这凤仙郡为何是这般模样,干旱了多久,才能造成如此炼狱景象?”
一提到这个话题,那郡侯便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敝地太邦天竺国,风仙外郡吾司牧。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
太小人家买卖难,士门九户俱啼哭。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牵烛。下官出榜遍求贤,幸遇真僧来我国。若施寸雨济黎民愿奉千金酬厚德!”
那郡侯说的是声泪俱下,唐三藏急忙上前安慰。
过了半晌,郡侯收拾好自己的情绪,看了看唐三藏几人说道:“想必几位高僧都已经饥肠辘辘了,下官这就要命人前去做些斋饭!”
当即郡侯便命人张罗开来,唐三藏坐在上首喝着茶水,等待着吃饭,目光却低沉了下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从刚才起,他便觉得这凤仙君颇有些不对之处,然而却又说不上来,半晌摇了摇头,只得在心中安慰自己,这一切都是错觉。
若是让天蓬得知自己儿子心中的感想,想必他会欣喜不已。
毕竟能够察觉到这凤仙郡的异常,说明唐三藏本质上已经超脱了凡人的界限。
不一会便做好了饭,几位侍女端来丰盛的斋饭,放到孙悟空几人面前。
看着这丰盛的斋饭,唐三藏眼中闪过一抹什么,却又很快消失不见。
几个人吃到一半,天蓬却突然站了起来,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收拾走:“行了,都吃的差不多了,还是留给需要的吧,反正你们不吃也不会饿!”
当即天蓬将所有的东西都拿了出去,直接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那郡侯好奇的看着天蓬离去的背影,朝着唐三藏问道:“高僧,不知这位长老是?”
唐三藏施了一个佛礼道:“阿弥陀佛,那原是天庭的大元帅天蓬,受玉帝大天尊旨意下凡前来,保护贫僧去往西天拜佛求经!”
那郡侯一听,眼中飞快的闪过光芒。
天蓬可懒得管这些,直接拿着粮食来到大街上,看到一个饿的卧倒在大地上的女子,便快速走了过去。
上前去试探了一下鼻息,还好,还没有饿死。
若是年龄再大一点的,在这饥肠辘辘的时刻,早已被饿死了。
那郡侯亲口说这凤仙郡三亭已经饿死两亭人,那么这个大城中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眼前的景色已经是犹如炼狱,周围一片黄呼呼的场景,看不见树叶,看不见树皮,看不见草叶,因为全部被饥荒的民众给吃光了。
没有一点点生机,光秃秃的树木在黄色的大地里,一阵风吹来,便吹起漫天的黄沙。
城里城外皆看不到河流,整个城中没有一丝水气。
田地,河床,全是吓人的裂缝,天空中一阵接一阵的“乌云”飞过,那是铺天盖地的蝗虫,在肆无忌惮的飞舞。
所有的城镇,大多都是十室九空,饿浮遍野,骸骨纵横,每一条街上都有饿倒在地的人。
余下的人也都是睁着一双诡异的双眼,里面没有丝毫的希望,只有这斑驳的灰白,那是已经饿的没有任何神志的表现。
天蓬看着那倒地的女子,将馒头拿给她。
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