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天蓬的保证后,皇帝的心情顿时放松了。
现在皇帝对于天蓬有种迷信的崇拜。
为何如此?
在这六年中,只要治国出现什么差池,天蓬总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一个方法都是那么的神奇,满朝大臣全都想不到,但是却非常的可行。
虽然天蓬不会真正参与治国,但是却凭借着穿越者的优势来提出非常多的方法。
这六年来,天蓬共提出治国一百零八策,每一策天蓬提出后,皇帝都会跟宰相们去商议。
然而一番商议发现周易提出的策略总是最高明的,最周全的。
奢侈品税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重要的策略,共一百零八策。
皇帝对周易是非常的相信,天蓬虽然在皇宫中,虽然有国师护法神之名却不参与任何政事。
天蓬每次提出解决办法就不在管了,实行不实行都是你们的事。
结果满朝文武经过一次次的朝会,全都认同,没有否定一条。
现在的会昌朝的国势大兴,国内除了那些佛教徒之外,非常的安定,都开始变得富裕起来。
对外讨伐北方的蛮族,大唐的又一次开始向外辐射,万邦来朝。
就这样,叛军带着正义的清君侧大义,还有无数民心的支持,就如同那武王伐纣一般席卷了无数的民心开始南下。
因为叛军声势浩大,加上还有皇叔主持大事,沿路的各个府县望风而降,没有抵抗的。
因为这些官员全都是观望,还有很多都是隐藏的佛教徒,就这样叛军很顺利的行军,没有参与一场大战一天连下十城。
这样的速度,跟这样的民心,顿时让叛军信心大增。
军中的唐僧看到这样的景象,心中感动的热泪盈眶。
唐僧感叹的说道:“这就是民心啊,民心还是善良的,还是向佛的,这昏君啊,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大日必下阿鼻地狱,这个天蓬,西游的时候就对佛门不怀好意,没想到如此的恶毒,他为何要祸害大唐之民。来日,贫僧定要斩杀他,大唐再也不能再由这个人折腾了,除恶务尽啊。”
惧留孙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旃檀功德佛说的极是,此次大势在我,必然势如破竹,灭杀妖道,还天下一个清明。”
孙悟空则是不发一言,一直是静静的听着,孙悟空现在心智长了很多,不在是那个被鼓动一下,就怒意十足的人了。
此刻孙悟空也是迷惑,到底谁代表了正义。
唐皇那边获得了一半百姓的支持,他们是传统的百姓,自然是支持唐皇,并且现在大唐越来越好,都要过上好生活了。
还有一半百姓则是佛门的信徒,他们虽然生活质量不高,但是对佛门心最诚。
甚至外面流传起来,只要跟着佛祖打赢了这场战争,那么来世一定成佛,或者一定获得极乐。
在叛军这边,他们代表了正义,皇帝是个无道昏君,整的天下一团乱糟糟的,佛祖肯定是好的,是善的。
然而皇帝要灭佛,那么皇帝肯定是昏君,而蛊惑皇帝的天蓬就是罪魁祸首,是妖道。
于是他们觉得他们有强大的正义性。
确实是这样,整个叛军已经有了如同武王伐纣的正义性,这些城池望风归降就是证明。
唐军也在皇帝御驾亲征下,加速行军,前方的状况很让皇帝忧心。
天蓬说道:“陛下,丢失那些城池不足为重,主要是我们需要加速赶到洛阳,一旦洛阳丢失再大事不好。”
皇帝点头说道:“不错,国师说的对,加速行军,早日到达洛阳。”
高大的洛阳城墙成为了一个天堑。
这里是东都,一旦拿下,天下震动,叛军也想要在唐军到达之前拿下洛阳。
一旦拿下,这就是一个战略上的大胜利,那么李忱就可以在洛阳登基,天下归附。
因为李忱一身黑衣入幽州,天下传颂着当今天子无道,黑衣天子救世的说法,故而洛阳是重中之重,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双方都在加速朝洛阳进发,而洛阳镇守现在也在纠结。
现在洛阳城守的决定很大程度决定两方的胜负。
现在洛阳镇守收到了李忱的劝降,还有皇帝的圣旨、
现在洛阳镇守就看向四方,看看谁先到。
好在唐军距离近一些,终于提前一日到了洛阳城外。
这也是周易要求皇帝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