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蓬返回了洛阳,而此刻洛阳城内,战场已经打扫干净了,对于那些叛军,只要不是罪过很大的,全都遣返回乡。
李忱的尸体,皇帝看了看后说道:“虽然你叛乱,然而终究是朕的皇叔,就在洛阳城外安葬吧!”
李忱被安葬在洛阳城外,上谥号:佞王。
没错,奸佞的佞,李忱的叛乱甚至能祸害无穷,故而安葬归安葬,史书还是要记载的。
如果对这个人太包容,那么就让皇帝消灭叛乱的正义性产生否定,对灭佛这件事就是一种否定。
故而就给了李忱一个佞王的称号。
那么史书上就可以把跟随李忱叛乱的佛祖认为是奸佞了。
李忱是天道认定的下一个人皇,是叛乱的头领,一旦李忱的行为被板上钉钉,那么跟随李忱叛乱的自然是都是奸佞。
幽州四镇,刘慎为首的四个节度使全部论死,直接弃刮于市。
一应叛将全都斩首,对于叛乱,必须要用重典,不然不足以威慑众人,特别是大唐现在因为灭佛造成了暗潮涌动。
还有惧留孙跟唐僧的尸体还没有处理,皇帝问道:“国师,这两个佛祖的尸体该如何处理。”
天蓬摸着下巴考虑了下,然后说道:“陛下,这是佛尸,不会损坏,直接放在大车上,运送回长安,让沿路百姓观赏,打破那些信徒的念想。
天蓬不是心狠,而是无可奈何。
皇帝点点头,皱眉说道:“这样佛门恐怕会愤怒啊。”
天蓬点点头说道:“自然有办法,陛下直接运送佛尸去三圣皇的庙前,在圣皇庙前焚毁,如此正义性就有了,到时候陛下可把佛教对大唐的祸祸阐述一遍,然后请示三位圣皇该如何处理,若是三圣皇不显灵,则凡火烧不毁佛尸,若是三位圣皇显灵,则凡火可以烧毁两个佛尸。”
皇帝听完天蓬的建议后,顿时大喜说道:“国师所言正合朕意,就这样办吧。”
休整两天后,士兵开始班师回朝,两个佛尸被放在大车上,向长安运送。
大唐国师,两军阵前斩佛开始向四周扩散,无数的信徒仿佛死了爹一样,先是不敢置信,后来是呼天抢地、
班师的途中,很多的信徒沿街观看佛尸,曾经在长安看到过唐僧跟惧留孙的开始抱头痛哭。
大军到达长安后,跟上让整个长安轰动,一半的百姓沿街跪拜,跪拜的不是皇帝,而是佛尸、
天蓬叹息的对皇帝说道:“陛下,要恢复人心,还是不容易啊。”
面对被佛法感染的如痴如狂的百姓,天蓬跟皇帝全都是面露难色。
收拾叛军好说,收拾人心就不大容易了,需要长久的人心。
四十年前的大臣韩愈的奏疏上就说过,百姓为了迎接佛骨,富有者散尽家财。
贫穷者割肉饲佛,都是多么的疯狂。
现在不单单是佛骨了,而是佛尸了,更是让这些百姓哀怨无比,痛彻心扉。
不要小看这个愚昧的力量,一般人理解不了这些。
比如朝鲜这么的贫穷,饭都吃不上,但是那里的百姓依旧是如痴如狂的爱着他们的领袖。
大胖二胖死的时候,那种全国的痛哭流涕,痛不欲生就跟这些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这些百姓希望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哪怕自己贫穷饿死,这是多么可怕的地步。
这还叫人吗?完全就是一群疯狂的奴隶。
皇帝长叹一声:“幸好消灭叛军了,不然不堪设想。”
天蓬点点头说道:“是啊,早日三皇庙前,许愿,烧掉佛尸,这样则让大唐的高层平息怨气。”
皇帝点头说道:“国师此言甚是,明日便焚烧佛尸。”
回到长安后,皇帝发布命令,官员贴出告示,明日在三皇庙前焚烧佛尸。
长安毕竟是整个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发生的事都是向外部扩散的。
次日清晨,皇帝身穿正装冕冠,天蓬一身道袍在皇帝的身边。
后面是文武百官,还有士兵带着佛尸来到了三皇庙前放下。
看到两具佛尸后,无数的百姓立刻跪倒痛哭,向前伸着手,士兵努力维持秩序。
皇帝跟天蓬带领百官进入三皇庙后全都跪倒、
天蓬拿着皇帝表文站在众人面前宣读起来。
讲述了佛教自从在大唐大兴后发生的一切,一切。
天蓬宣读完成后再递给皇帝,皇帝叩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