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人写道:余生幸作太平民,及见会昌全盛治。城内连云百万家,临流争僦笙歌次。
有书生记载了这个盛世的一切。
时丁升平,四方乐利,又家海角,鱼米之乡。
斗米钱未二十,斤鱼钱一二,槟榔十颗钱二文,著十束钱一文,斤肉、只鸭钱六七文,斗盐钱三文,百般平易。穷者幸托安生,差徭省,赋役轻,石米岁输千钱。
每年两熟,耕者鼓腹,士好词章,工贾九流熙熙自适,何乐如之!
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哪一件不贱?
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
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了。
到晚还要吃些酒,醉醺醺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玩耍。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
这三年,天蓬跟皇帝李炎共同打造了这个伟大的盛世,这三年,天蓬没有用一点仙人的法力,全凭自己后世的经验。
皇帝对天蓬的建议全都听取,已已实行。
曾经的佛教徒对于已经消失的佛教不在留恋,全都在享受这个盛世的快活。
普通的小民也都是安逸的,生活费用不大,悠闲的生活,除了不能永生,这不差于天界了。
天界有天界的好处,人界有人界的好处。
天界虽然有悠长的寿命,却要担心天人五衰,加上没有七情六欲,都是寂寞的。
而人界除了没有有旧的寿命之外,全都比天界好。
其实说起来,这样的生活,真的好于后世的科技时代。
这个时代真的很悠闲,慢节奏的享受人生,一盏清茶,一盘棋可以在树荫下玩一天。
无忧无虑,听着天地间的蝉鸣蛙声。
这样的日子是天蓬那时代的百姓想而不可能得到的。
这一天,天蓬跟皇帝一起坐着马车来到了田间地头行走。
这已经是会昌十年春季了,长安城外,无数的杨柳被春风一吹,四处飘散。
跟着皇帝一起来的,还有袁天罡,李淳风两个国师。
油油的田野上,不少农夫正弯着腰在田间一步步的阵微风吹来,青色的稻苗如同波浪一样向前翻滚。
这里是长安郊外数十里的一片田庄,三月的太阳的光线已经变得有些毒辣起来,农夫们多只穿着一件单衣,许多人还露出黝黑的背部,正要弯腰仔细的清除着稻田中的杂草。
这都是一些寻常的农家人,天蓬陪着皇帝一起来到了地头。
那些农夫一看这是贵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称呼老爷。
十年的皇帝,李炎也已经人到中年,不过因为周易的原因,精气神非常的充足。
“小兄弟,贵姓?”
“回老爷,小的姓康。叫康二牛。”听到中年人问话和善,康二牛逐渐镇定,说话也顺溜起来。
“原来是康兄弟,不知小兄弟家中有几口人?”
“回老爷,小人家爹娘和兄嫂。”康二牛回道,心中纳闷着,不知道眼前的贵人怎么会对自己的家事感兴趣,不过,康二牛还知道轻重,一五一十的答道。
接下来中年问的更细,尽是一些农家之事,比如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家里养了多少只鸡鸭,有没有耕牛,盐价贵不贵等等。
康二牛都一一作答,见到中年人只是平常的唠嗑,康二牛就放心的作答。
随着问话,皇帝对普通民间的生活也都了解了,很是满意。
皇帝回来后,拱手对天蓬等人说道:“多谢三位国师,辅佐朕打造这般盛世。”
天蓬三人急忙稽首回礼:“陛下言重了,这是臣等该做的。”
经过了一天的游览,皇帝非常的满意,民间百姓已经达到顿顿吃肉的水平,全都是健壮的百姓,没有那种前几年饥不果腹,满脸菜色的样子。
快到城门的时候,天蓬对皇帝说道:“陛下,如今盛世已到,贫道也该归隐山林了。”
听到天蓬的话后,皇帝顿时震惊,急忙说道:“什么?国师要弃朕而去?”
天蓬看到皇帝真情流露,连忙说道:“陛下,臣本山野之人,因乱世而出,如今天下已经大盛,也不需要臣了,陛下长命百岁,这个盛世能延续很久很久,今日到了贫道离去之时,请陛下无需挽留。”
皇帝惊骇之余,脸上露出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