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剩最后几百公里时晕倒。
等到醒来时,尸体已经被警察“没收”。
不得已,只能火化后装盒带回家。
因为法律规定,私人运输尸体是违法的。
只有骨灰盒运输才不受限制。
这个故事到了这里,可以总结为……
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万六千天。家有房屋千万座,睡觉就须三尺宽。
总结起来四句话:说人好比盆中鲜花,生活就是一团乱麻;房子修的再好那是个临时住所,这个“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呀!
这电影是超前,而赵本衫是比超前更超前。
就火化这场戏,便看出导演和片子的风格来了。
他真找了家火化厂!
真到人家炉子前去拍了!
不过不是真烧人。
普通电影中,骨灰都是一堆齑粉。
可熟悉毁尸灭迹的朋友应该知道,火化后,不光有粉末,还会有很多小块的骨骼残片。
零零碎碎的,就这么散着。
导演特意买了头死猪烧,并拍下了本山大叔扫和捡骨灰的过程。
真实,冰冷,却又真实。
瞧见他拍个骨灰都这么讲究,张远便对他要求自己在大马路上边开车边拍戏也没什么抱怨了。
人家给自己定的要求高,做演员的就得配合。
其实这片子算得上全明星阵容。
不光大量明星客串,就连幕后也有高手。
影片的配乐是窦鹏。
他是窦唯的堂弟。
这位可是国内电影配乐界的大神级人物。
《致青春》,《孔雀》,《苏州河》,《亲爱的》,《一步之遥》,《杀生》,《大鱼海棠》……都是他干的。
有了他的配乐,这部片子的质感再提一档。
张远愿将其称为《赵次郎的夏天》。
和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在内核上还真有点像。
都是公路片,一路上遇到各色各样的人和事,最终找回自我和生活的希望。
几日后,张远的戏份终于杀青。
同时,他也接到了林丛的回信电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