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随便说,我是真有事走不开,赶巧了。”
“没啥大问题,可这活很严肃,上头也很看重,你不能拉胯,录音的地方也不能是野鸡场所。”
“明白,我很认真的,不能给您丢人。”他玩笑道。
过了一天,刘欢那边录完后,央视的人赶赶落落的来到了洛杉矶。
一群人全都愁眉苦脸的。
延长了出差时间不说,若是录制效果不好,大家都得吃挂落。
“你们好,张远哥让我来接你们。”
张远派了助理亲自坐着大巴去接人。
“你好……我们这是要去哪里?”领头的这位问到。
“威廉姆·亚当斯的录音室。”赵玬玬一板一眼的回道。
“谁?”央视的人没听明白。
“你们不认识吗?”助理皱眉。
其实她也不认识,老板就给了个老外的名字,她还是背了半天才背下的。
车行近一个小时,才在闹市区的一处小楼前停下。
“大家好。”张远早已恭候,招呼众人下车。
央视这帮人不明所以,还迷糊着呢。
可一到地方,进入楼内。
这一行人,便国骂连连。
不是遇到坏事了骂街,而是被眼前的设备给惊的。
“卧槽!”
“卧槽,这音响!”
“卧槽,这收音筒!”
这帮人是央视的专业人士。
可就算是台里,都没见过这么好的装备。
央视的很多东西其实有点老旧。
12年搬去新大楼后才趁机整体换了一水。
这儿可不一样,全都是世界最顶尖,最新的设备!
专业人士见别的没兴趣,见到好设备那可馋的直流哈喇子。
“我,我,我们能用这些东西?”领头大哥说话时都没看向张远,注意力都在装备上。
“当然。”张远见他们这样,心说要不要拉开点。
一会儿口水滴人家设备上了。
“不过只有一天时间,而且得小心,不能弄坏了。”
“这里是西海岸最好的录音室。”张远在心中默念了被自己省去的“之一”二字。
“老大,你看这照片!”
一位小弟喊来大哥,指着墙上的装饰黑胶唱片和封面照。
“哦,原来是他呀。”
这才明白威廉姆·亚当斯是谁。
这位就是《黑眼豆豆的创始人,那位黑人老哥。
“这是他的地方?”领头者瞪大眼睛看向张远。
“是,他的录音室。”
“本来想借更好的,没借到。”
“只能勉强你们用这儿了。”
“不勉强不勉强……”这位连连摆手。
这要是算勉强,那我们回国就没法干了。
不过这些位觉得张远是在夸大其词。
还能有比这儿更好的地儿?
他们不知道,张远本来直接给杰克逊打了电话。
上回一见如故,刚好有阵子没联系了。
找他帮忙,顺便联络一下感情。
迈克老哥的人品和性格可比范迪塞尔好多了,也好说话。
不过很不巧。
张远说的更好的地方,其实是他家。
杰克逊自家的录音室,真不比这儿差。
但碰巧这几天他招待好友。
客人正是好莱坞的传奇人物伊丽莎白·泰勒,老姐来他家玩,开派对。
泰勒都70多了,老年人不想见陌生人。
且知道张远要带着央视这种大媒体的团队,迈克就更不情愿了。
他就是被媒体给毁了,所以尽量不想让媒体接触他的私生活。
但老哥人还是到位,给介绍了老黑哥的地方。
杰克逊新专辑的制作人就是这老黑哥。
威廉姆在西海岸音乐圈,尤其是黑人音乐圈很有地位。
这位与婴儿油大王吹牛老爹不是一帮的,所以相对正常些。
亚当斯后来也和不少华夏音乐人合作过,是个聪明人。
一听杰克逊介绍,便爽快答应。
录制过程倒不复杂。
100来号人唱一首歌。
人均分不到一句。
张远也就录了不到40秒的